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专家

谭浩俊:推动股市走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2-19 08:56:19 来源:凤凰网 作者:谭浩俊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少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对高融资成本资金的依赖。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维护股市的稳定是多么的重要,推动股市走“牛”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而紧迫。


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已高出2009年1月的8900亿,创下了历史新高。预计这项记录,将维持相当一段时间才有可能被打破。


要知道,2009年1月的8900亿新增贷款,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出台了4万亿投资政策,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大背景下。而眼下的情况是,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但由于汇率贬值以及资本大量外流,尚不具备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信贷“井喷”,确实令人难以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1月份的信贷资金出现了短时间内很难再打破的新增记录,让很多人对货币政策产生了宽松的感觉,甚至认为今年的新增贷款有可能打破去年刚刚创下的新记录,超过12万亿,甚至更多。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不太符合实际的。1月份的信贷“井喷”,并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


首先,没有存贷比约束可能是导致信贷“井喷”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在没有取消存贷比以前,银行在投放信贷资金时,常常会受到存贷比的约束,无法按照企业的需要投放信贷资金。因此,信贷资金规模如何确定,新增信贷资金能达到怎样的水平,会在存贷比的约束下,得到有效控制。只要不放松货币政策,哪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再强烈,新增信贷资金也很难出现大的增加。取消了存贷比以后,新增信贷资金的“自由度”就要高得多了,只要不出现风险,信贷资金投放就不会受到太多的约束与限制。自然,也就会在1月份资金需求比较强烈的情况下出现信贷“井喷”了。这一点,是不太具有可比性的。


其二,在汇率贬值的大背景下,企业对到期外汇负债的削减,也是造成信贷“井喷”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人民币汇率不断贬值,企业为了化解汇率风险,减少汇率损失,纷纷对到期外汇负债进行结算,削减外汇负债。据统计,1月外汇贷款减少了1727亿元,并大多转化成了人民币贷款,继而推动了人民币贷款规模的扩大,形成信贷“井喷”。由于这种现象大多是一次性的,且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步趋于稳定,企业削减外汇负债的条件和动力开始减退,不会再出现1月份大规模削减外汇负债这样的现象。那么,也就很难再对信贷资金规模产生大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1月份信贷“井喷”也是不太具备可比性的,企业削减外汇负债的因素会慢慢退出的。一旦人民币汇率稳定,企业对外汇的需求增加,还有可能对人民币贷款产生负面影响。


再者,企业中长期贷款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数据显示,1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新增了1.06万亿,占全部新增信贷资金的40%。从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的结构来看,政府平台公司和开发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加上政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1月份企业新增长期贷款规模的大幅增加,可能在结构上并不合理,实体企业并没有获得更多的中长期贷款资金支持。显然,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是不相协调的,是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所以,1月份新增贷款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如何按照近日八部门刚刚联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要求,扩大对实体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将成为下一步信贷工作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最紧迫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贷“井喷”的同时,广义货币(M2)却显得比较稳健,1月份M2的增幅只有14%,低于狭义货币(M1)4个多百分点。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弥补外汇占款减少、资本外流等留下的缺口,避免市场流动性出现严重问题。应当说,在这个层面,可比性也不是很强的。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逐步走稳,中国经济的逐步止跌趋稳,资本外流现象会得到有效改变。那么,也就不需要再通过信贷资金投放来弥补外汇占款减少和资本外流带来的缺口,而可以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确定信贷资金投放的速度和力度。


这也意味着,1月份的信贷资金投放,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情形,不能完全用规模来判断政策的走向。而且,有些政策已经在到期后逐步退出,新增的信贷资金也会回到银行手中,加上季节性因素消退、信贷投放仍然会回到正常轨道。


眼下,比较难以平衡的是,按照经济和企业运行状况,货币政策应当再宽松一点,应当尽快出台降息降准政策,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如果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资本外流现象也会更加严重,导致政策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少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对高融资成本资金的依赖。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维护股市的稳定是多么的重要,推动股市走“牛”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而紧迫。

责任编辑:陈智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