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对“换帅行情”的预期过高,本身就代表了A股市场的不成熟。 证监会换帅,刘士余主席的元宵“红包”如期而至——2月22日,沪指大涨2.35%,创业板涨1.56%。不过,这一涨势并未能延续,23日,沪指下跌0.81%,创业板下跌1.22%,创业板基本上回吐了前一天的涨幅。 市场以“换帅行情”来形容证监会主席调整后的A股行情,隐含了对行情向好的预期,现在看来,“换帅行情”一日游让投资者颇为失望。笔者对此有两点看法:一、证监会换帅对市场是利好,但以此来解释22日以及后市可能出现的反弹是有些片面的;二、不可对证监会换帅一事寄望过高,近期的市场表现只能算是反弹,而不会成为反转,这一点不会因为证监会领导更换而改变。 首先,证监会换帅对市场的正面影响只是象征性的,这种象征性的作用,类似于18日全国社保基金给多家境内委托管理人划账100亿投资股票市场。去年6月和今年1月的两波市场下跌,导致股民对市场颇有怨气,而事后的整肃也说明,监管层对市场乱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政府换掉证监会的主要领导,一来算是回应民意,平息民愤;二来也是弃旧图新的一次正面表态,因此多多少少会给股市带来一些新气象。 不过,鉴于A股市场的制度弊病并不是靠换人就能解决的,可以推断,证监会换帅只是反弹的催化剂,很难说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22日以来的行情,首先是春节以来反弹行情的延续——受益于外围市场以及人民币汇率暂时企稳,证监会换帅只是在此基础上又点了一把火,比换帅更为重要的是,天量信贷投放发出货币宽松信号,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力度一再加码,此类远超市场预期的政策为疲弱的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而引领市场预期、制造想象空间的全国两会又召开在即,因此,投资者对于交易型的机会还是有参与意愿的。在笔者看来,后者才是市场反弹的主要原因。 其次,对后市走势进行判断,笔者坚持之前的看法,市场可能会进入“短期反弹、中期筑底、长期反转”的演化逻辑。受所谓“换帅行情”、“两会行情”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市场短期的弱势反弹性质不会改变。但是,基于当前实体经济的依然不振、创业板泡沫的依然存在、尤其是资金大规模入市政策诱因的不存在,A股市场必然需要经过一个中期的筑底后,才有可能进入一个结构性的反转区间,最乐观的预计,这一时点的到来,起码需要4—6个月。 推动A股市场进入结构性反转行情的,最为直接有效的逻辑永远是资金逻辑,而以这一视角观察A股市场几波大牛市的兴起与终结,银行系资金的批量疯狂进入、乃至违规进入股市永远是引爆大牛市最为核心的判准,而银行系资金为回避风险而不得不祭出的收紧政策,则永远是A股走势从暴涨陡转为暴跌的关健所在——2000年、2007年和2015年这三次大牛市的急速崛起、又瞬间灰灭烟飞,其间最核心的变量,就是决策层对银行系资金进入股市容忍度的变化,牛市启动之时,亦即是政策层面对银行系资金进入股市容忍度过大、乃至选择性纵容之时,牛市黯然离去之时,亦即是政策层面对银行系资金进入股市的容忍度趋低之时。而容忍度的从松到紧,也往往是不得不为之,因为银行系资金进入股市的容忍度过大,必然会使得股市泡沫上升,而股市泡沫的上升又必然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质量的降低、并有可能引爆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从资金逻辑的视角识辨A股走势,银行系资金的政策动向永远是最为核心的。虽然1月份我国银行系统放出了天量信贷,2月份的信贷规模可能仍将保持高位,而天量信贷引发的货币宽松预期,或许会在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类似于2014年底政策层面选择性纵容银行系资金通过伞形信托、P2P平台等进入股市,这一阀门在2015年6月关闭之后至今没有松开。 今年1月份和2月份释放的天量信贷,其政策的核心诉求,是刺激实体经济、以及民间消费,这些资金主要还是流向了国有企业以及有购车、购房需求的个人,对于民营企业,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以及避免其挪作炒股等其他用途,肯定还是惜贷的,信贷资金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流入股市,此外,前期各大银行也已经收紧股权质押贷款,鉴于此,虽然央行仍在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但从整体上看,政策层面的A股资金阀门并没有松开,还不足以创造出股市反转行情出现的条件。 简而言之,市场近期能够企稳,一是外围市场及人民币汇率等不确定因素暂时企稳无虞,二是政策面连放大招,但包括证监会换帅引发“换帅行情”的预期在内,这些因素虽然能够在短期之内提振市场情绪,但并不能改变经济仍在下行的事实,也不能为A股创造一个足够宽松的资金环境。这就决定了,所谓的“换帅行情”只能是弱势反弹,反弹的力度和持续性都注定是有限的,更谈不上市场的结构性反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意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