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菱——与美好生活“菱”距离。美菱电器曾经的广告语深入人心,公司业绩也连续3年保持了稳定增长,但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业绩大幅下滑的窘境。 公司最新业绩预报显示,2015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86%~97%。记者查阅公司去年的经营状况发现,从2015年中报开始,美菱电器的经营就开始显露出疲软迹象,并在随后的季度中呈加速下降之势。 业绩不佳谋转型,正如去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格力手机一样,美菱电器也拟通过定增涉足社区生鲜电商领域,并通过收购进军厨卫行业,但能否在未来实现盈利,市场上有着许多不同的声音。 面对行业瓶颈,公司都采用了哪些措施维护冰箱销售的稳定?多元化策略又将如何开展?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当前的经营情况,《投资者报》记者近期致电并致函格力电器(19.22, 0.00, 0.00%)相关负责人。但令人遗憾的是,直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空调冰箱遭遇行业寒流 2015年是家电行业较为艰难的一年,曾经的下乡补贴没有了,还大打价格战,大到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到LED灯泡,连格力、海信等龙头老大的业绩都受到了影响。而在这种大背景下,美菱电器也没顶住,成为又一家在行业寒冬中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家电类上市公司。 公司业绩预报称,2015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00万元~4000万元,同比下降86~97%。一旦该数字在2015年年报中被确认,也将成为美菱电器近十年以来业绩下降幅度的最大值。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美菱电器表示:受国内宏观经济下滑影响,家电行业市场出现萎缩,冰箱(柜)及空调等白电行业市场出现大幅下滑。《投资者报》记者从美菱电器三季报发现,前三季度美菱电器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8%,而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更是高达32.3%。为何净利润下滑幅度要远高于营收呢? 原来,这与美菱电器产品毛利率的快速下滑有关。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公司冰箱毛利率为22.9%(2014年同期为25.5%),空调为19.2%(2014年同期为25.7%),毛利率同比均下滑,特别是空调毛利下滑幅度高达25.3%,从而拖累了业绩。 当然,由于价格战原因导致毛利下滑的也不止美菱电器一家。以空调行业龙头格力电器为例,2015年中报空调毛利率也下滑约12%。那么,面对这种情况,2016年的空调与冰箱市场将如何发展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空调市场正处于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阶段,在这样的压力下,2016冷年的空调厂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预计清库存和打价格战依然是新冷年中国空调行业的主旋律。”另外,冰箱这块也不乐观,行业研究机构产业在线分析认为:2016年冰箱整体市场难有大的增长,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行业仍将处于残酷的洗牌期,未来企业格局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企业间并购、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等现象或越来越多,部分企业或被迫转型甚至破产。 面对这种情况,未来守住自身的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业绩不佳,如果连客户与消费者都丧失了,那家电企业就真的穷途末路了。对此,美菱电器在1月26日的投资者互动问答中指出:目前,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及服务体系,同时,建立健全了合资营销公司等商业营销模式。公司不断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在连锁、批发、电子商务等多种渠道均衡发展,积极建设长虹-美菱专卖店,推动智能产品体验店建设,同时重视新兴的电商渠道。 多元化转型尚不明朗 面对行业压力,家电公司开始频频转型,美菱也不例外。2015年12月,美菱电器公告称,拟定增不超过15.7亿元投入智能制造与智能生活等四个项目,项目中的进军O2O社区生鲜电商就是美菱电器的一次新的尝试;另外,通过收购长虹日电,公司也将进入厨卫家电行业,扩展家电方向产业链。 当然,多元化以后能不能为公司带来效益才是关键,从以上两项来看,美菱电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家电行业观察家梁振鹏就曾表示:“做O2O社区生鲜投入高、时间长,美菱电器如何盈利、何时能盈利均是未知数。”而厨卫行业当前也是一片“红海”,老板、方太已经占据了高端市场,而占领中低端市场的华帝由于业绩不佳正在开始向高端转型,行业竞争也是压力山大。 从股价走势看,虽然2015年6月以来大盘下跌较大,但美菱电器的跌幅更甚,股价从12元一路跌至2月份的5元上下,跌幅超过55%。而同行业美的、格力的跌幅分别为37%和40%,均小于美菱电器,这两家公司的业绩也都好于美菱电器。另外,由于业绩下滑较大,虽然公司股价处于历史低位,一旦发布四季报,市盈率反而会出现大幅上升。以5.19元为例,三季报(每股收益0.21元)对应动态市盈率约为18.4倍;而公司2015年年报每股收益的最大值才为0.05元,因此对应动态市盈率将高达103倍。 虽然美菱电器背靠长虹这个大股东,可以借助长虹的技术优势减少成本。但《投资者报》记者也注意到,四川长虹2015年业绩表现更差,预计全年净利润亏损高达19.75亿元,可以说是自身难保。在这种情况下,美菱要想走出业绩泥潭似乎只能靠自己,但多元化转型能否扛起盈利的大旗显示还是未知数。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