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总体呈震荡调整走势,涨跌动力都显不足。一方面粗钢产量继续高速增长,市场资源供应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市场资金供应充足,加之融资成本较低,商家敢于囤积。预计近期市场仍将延续震荡运行态势,在需求拉动下价格或将温和上涨。 1、 建材产能压力将有所缓解 根据调查显示,本月51家螺纹钢生产企业96条螺纹钢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为89%,10月份为92%,较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本月螺纹钢出口情况较上月略有上升,钢厂直供数量较上月也有所上升,国内商品数量较上月明显下降。 本月44家线材生产企业65条线材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从为83.8%,10月为91.2%,较上月下降7.4个百分点。本月线材钢厂直供数量、出口比例较上月有所上升,国内投放较上月均有所下降。 2、下游需求持续复苏 基础建设是钢材消费的重要领域,而基础建设是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来实现的。2009年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3177亿元,同比增长33.3%,2009年1-8月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9772亿元,同比增长70.3%。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显示国内基础建设正大规模扩张,而基础建设对钢材的需求占钢材消费总量的20%以上,因此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加将有力地拉动钢材的需求。 房地产行业是对钢材需求影响最大的行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钢材的消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1-9月,全国完成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25,050.43 亿元,同比增长17.73%,增幅比1-8月提高3个百分点。2009年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37.06%;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6.32%,环比增长16.89%;房地产施工面积同比增长39.37%,环比增加9.87%;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55.93%,环比增加24.19%。 在房地产销售持续同比高增长的带动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大幅加快,竣工面积也背离了往年的走势,三季度呈减少趋势,完成的土地开发比较稳定,这给四季度的投资打开了空间。预计四季度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均会高于往年,同时新开工面积对钢材需求有几个月的滞后,因此四季度房地产对钢材需求较大,特别是对建筑钢材构成一定的支撑。 3、社会库存继续消化 在国内需求逐步恢复的条件下,建筑钢材库存也得以进一步消化,本周(截止到10月6日),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391.946万吨,较上周减少3.942万吨;线材库存117.688万吨,较上周减少3.065万吨。根据调查显示,11月份全国主要钢厂库存正常的企业占76.6%,较上月的72.7%明显增加;库存偏低的占14.3%,较上个月9.1%明显上升;库存偏高的企业占9.1%,较上月的18.2%情况明显下降。总体而言,钢厂库存趋于正常、偏低的比例均有所下降,钢厂库存有所缓解。 4、进口铁矿石价格不断攀升 来自中国的旺盛需求依然是推动进口铁矿石价格不断攀升的核心所在。10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依然在低位徘徊,但并不妨碍钢厂生产的热情。钢厂产量的高位徘徊使得铁矿石需求高涨。9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达到6455万吨的年内月度最高水平,但港口库存却并没有上升,反而持续下降。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国内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降至7155万吨,较9月4日大幅下降505万吨。进入11月份,这一趋势并未有所改变,北方地区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继续下降,目前曹妃甸和京唐港库存分别为510万吨和310万吨,较10月30日下降30万吨左右。 需求的好转带动了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近期到港的矿石主要以长协矿为主,现货矿资源略微偏紧,价格明显上涨。截至11月6日,品位为63.5%的现货矿报价已经涨至99-100美元/吨(CIF),较10月9日上涨了7-8美元/吨。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反映出当前国内钢厂生产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粗钢产量正放量增长,后期国内钢材市场资源供应压力将进一步上升。 5、资金推动下期现价差有所扩大 本周螺纹钢期货合约完成换月,主力移至1002合约。在目前基本面没有出现实质性好转和下方支撑较强的情况下,螺纹钢无论上行还是下跌都缺乏足够的动能,资金面的博弈成为主导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从螺纹钢1001合约和1002合约的走势来看,由于移仓换月,两合约走势出现分化,价格差扩大,1001合约走势较弱,而1002合约由于资金聚集与关注,走势偏强,同时与现货价格的基差也再度扩大,使得1002合约价格高位的风险也有所加大。 目前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将进入去库存化加速阶段,由于下游需求出现一定回暖迹象、国际形势转好、钢厂出厂价格拉动、通胀预期加强等因素,或将支持钢价底部抬升,但在目前的价格下,依然看不到钢厂的减产,尤其是在现在天气变冷,需求受阻,国内资源南下,资源供应压力依然较大,预计钢价将在震荡中寻求支撑,在需求放大条件下或将温和上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