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研究机构专家

王磊:豆粕保持弱市振荡思路为上策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11-10 15:21:41 来源:长安期货 作者:王磊

自双节过后,豆粕虽然受短期供应紧张的影响,出现了节后连续上涨的局面,但随着新豆逐步上市,豆粕将逐步恢复其宽松供应下的弱市格局。
 
  豆粕供应情况的演变预测:
 
  一、 国储陈豆讲过15此拍卖,仅实现实际销售近11.4万吨,国储陈豆库存依然巨大,为给新豆收储腾出库容,此前已有195万吨国储豆补贴210元的政策(但具体执行情况尚未准确可知)。上述关于国储陈豆的消息,则直接反映出了两个供应问题:一是大量的陈豆依然压在国储手中,企业原料紧张,进而开工率不足,导致近期豆粕供应紧张,这一点从近期豆粕现货销售的实情得到了验证;二是195万吨大豆必须是直接进行加工才可获得210元/吨的补贴,如真正得到了执行,那么加工后生产出来的豆粕将直接缓解目前的供应紧张局面,从而使豆粕价格走向弱市。

二、 国产新豆已经上市,但农民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市场收豆困难,导致短期内油厂开工不足,进而导致短期内豆粕供应偏紧。近期传言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新的收储政策将达到3740~3760元/吨,较去年增加40~60元,但具体的措施尚不明朗。之所以具体措施尚不明朗的原因笔者认为并非政策制定者故意卖关子,而是面对去年国储遗留的710多万吨大豆现实的难以抉择,去年之所以导致大量国储无法顺价销售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豆在中国的廉价“倾销”,今年全球大豆丰收已成普遍观点,因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大豆在中国的“倾销”不可能终止。面对这种情况,今年的国储政策首先可以肯定,不应该继续如去年般直接收豆,原因是大量收购一不具备库容,二是担心此法继续为国际大豆做了嫁衣,国储依然无法销售的窘境。其次在措施上近期有传言认为国储今年可能拉企业进来参与收购,笔者认为如此可能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高价收豆如不保证企业的利润,企业何以生存,因此如真采用这一措施很可能是新豆收购不了了之。第三是国家收储企业参与,国家将收储的大豆直接由企业代收,压榨成油后,国家收储豆油,给企业支付相应的加工费用。综合来看,三种收储的方式中,国家将储豆改为储油的可行性似乎更为可信。那么,如果真的采用储油方案,可以肯定,大量的豆粕将在这一过程中被释放出来,必然导致豆粕后期的供应充足。
 
  三、 国际新豆产量创历史之最。前期因为美国大豆及玉米主产区因天气原因导致收割进度较往年落后,导致市场可供销售的大豆数量较往年同期下降,而导致豆价上涨,这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因为无论近期美国天气如何糟糕,但市场普遍认为这已无法从根本上影响今年美豆的创纪录产量。同时,南美大豆播种面积的扩大,也保证了南美大豆在明年4、5月份的丰收。因此天气一旦出现有利于收割的情况,豆价将自然回落,上周后几个交易日美豆价格的暴跌已充分说明这一点。同时,有机构预测2009/2010年度美豆出口量为3551.6万吨,但累计协议出口量已在23000万吨左右,完成比例近65%,为近5年同期新高。可见,随着美豆收割完成,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下,豆粕短期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将转变为供应宽松格局。
 
  技术分析:
 
  首先,豆粕主力M1005,目前仍在一下降楔形中呈弱市振荡格局,且成交量的持续萎缩,弱市格局明显。

其次,纵观豆粕1005合约长期走势,在无减产或严重通胀情况下,其价格运行区间多在2700点以下,而面对目前全球普遍担心的目前各国货币宽松政策将导致通胀的现状,我们有理由认为,在2700点附近对豆粕或有支撑。但一旦各国改变宽松政策,其价格跌破2700点亦无不可。

第三,目前豆粕各合约价格呈现近强远弱的格局,表明市场普遍认为后期看淡。

综上所述,在长期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保持弱市振荡思路应为上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