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完善与规范,被业内认为将是资本市场在2016年需要经历的重要里程,而A股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则正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前,上交所公告*ST博元终止上市,成为强制退市的“第一股”,正是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一个监管横切面,而在诸多市场人士看来,随着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除*ST博元外,或有更多满足退市标准的公司被实施终止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空间下,单纯因财务指标而被迫退市的公司或相对较少,而未来遭遇强制退市的原因或更多源自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层面的违法违规行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3日仍有金亚科技、宏达新材、*ST新亿等24家上市公司存在信披违规或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而受到监管部门的立案调查。 而据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自2014年以来管理层对退市制度进行完善意见后,相应触发退市条件的公司,将严格按照程序被执行退市处理,而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问题公司被终止上市。 退市的“强执行”预期 伴随着*ST博元退市开创了A股市场强制退市的先例,多位市场人士猜测,A股市场有可能迎来一个退市的“强执行”周期。 “像之前A股有些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比较严重,但仍然因为种种原因而退市困难。”华泰证券一位投行人士称,“在新的监管逻辑下,未来针对退市政策的执行将更加严格,而过去出于一些利益格局、地方保护等诸多阻碍退市制度有效实施的因素将逐渐被弱化。” 而据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对于退市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早在2014年10月就已被明确,无论是当下*ST博元退市的落地,还是与退市有关需要履行的其他程序,都是在对现有政策的严格落实。 “并不是说博元的退市就不一样,或者现在的退市制度有变化,这个其实是之前107号令就提到的了,上面对于实施强制退市的几种情况,说的已经比较清晰。”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指出。 2014年10月,证监会曾下发107号令(《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规定,共有涉及包括“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重大违规”、“总股本不具备上市条件”等19种有可能触发强制退市机制的情况。 投行人士指出,考虑到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可能需要相应的退市实施样本,方能够让这一制度在市场中扎根。 “制度有了,肯定要落到执行层面。”前述华泰证券人士称,“像之前一些国资旗下上市公司的退市,某种程度上阻力就比较小,也比较顺利,还有像ST二重这种主动退市,其实也是对这个政策的落实。”前述华泰证券人士称,“所以在执行层面,退市应该还是变严格了。” 事实上,监管层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表态,也透露出监管强化的意图。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法制化这一根本方向上,要全面依法加强监管。”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强调。 创业板退市最被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在诸多主动退市条件中,和因股本、财务数据不满足上市条件相比,企业信息披露、经营上的合规性风险可能更容易成为导致企业触发退市条件的原因。 “业绩差的公司可以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对财务数据进行技术性调整,或者进行新的资本运作,通过并购来实现增厚的目的。”深圳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只要这个过程中不存在重大违规行为,那么让公司财务满足不退市要求并不难。” “如果真的财务指标无法满足,那企业也有可能来申请主动退市,被强制退市至少不太光彩。”前述深圳投行人士认为。 事实上,有关强制退市的19类企业情形中,有4类条件均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受罚有关;而*ST博元的退市正是与其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有关。 而重大违规行为的退市风险,也正在为买方机构所重视,并对其投资逻辑带来了影响。 “战新板暂时没有动作,许多壳资源会比较稀缺,但公司的违规事件可能引发退市这点,也让寻找靠谱壳资源变得更难了。”上海一家私募基金合伙人表示,“因为之前的事件策略之一是,一些好公司出坏事时往往会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形成买点,但在退市制度下,这个逻辑可能需要重新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创业板公司不具有退市风险警示期机制,该类公司退市的可能性更加被市场所关心。 其中,2015年期间被多家机构调研并建仓的金亚科技的退市可能性更为引人注意;然而,公司却在去年6月份因受到证监会的调查,而后查明该公司拟存在明显的财务信披违规行为,而其退市风险陡然上升。 记者从接近金亚科技人士处了解到,日前该公司为了避免受到强制退市处理,而在同各方周旋努力,但金亚科技是否会被退市,仍然取决于监管层最终的认定结果。 事实上,具有退市风险的创业板公司已呈现出不断增多之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3日,因涉嫌信息披露或违法违规而公告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已达21家,其中创业板公司有8家之多。 “从过去的经历来看,创业板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出现退市,但创业板的问题是不能借壳、没有退市警示期,所以风险也比较直接。”前述私募合伙人称,“但这里面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京天利、同花顺这种情节相对较小,事件比较清晰,等待处理结果的,实际的退市风险并不高。”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