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期盼已久的新三板分层已经进入临门一脚的阶段。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日前在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暨首届机构峰会上透露,新三板挂牌公司分层实施细则已经拟定完成,配套技术系统开发正在推进,分层将于5月初正式实施。“新三板改革需要系统考量、综合施策,不可能单兵突进,脱离服务对象、发展阶段的制度安排可能一时痛快,长远看会成为动摇发展根基的祸根,其后果就是阻碍后续一系列制度创新”。隋强说。 挂牌公司分层实施细则拟定完成 “新三板市场分层本身不是目标,而在于提供监管、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的制度供给。”隋强表示,新三板市场分层将按照“多层次、分步走”的原则,先分两层,目前已经拟定完成挂牌公司分层实施细则,相应配套技术系统开发正在推进,市场分层将于5月初正式实施。 2015年11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就《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按照方案,基础层主要针对挂牌以来无交易或交易极其偶发且尚无融资记录的企业,还包括有交易或者融资记录但暂不满足创新层准入标准的企业。 创新层设置三套并行标准,其中一套标准考察“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股东人数”;一套标准考察“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营业收入+股本”;一套标准考察“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 隋强表示,目前市场对新三板市场内部分层的理解存在误区,一些中介机构引导企业对待分层标准的时候存在误导嫌疑。他特别提醒,在看待分层标准时,既要看差异化的并行分层标准,更要看共同标准;既要看准入标准,更要看维持标准;既要看所有指标中的鼓励性指标,更要看监管负面清单指标。 对于后续新三板分层的优化完善,有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未来对新三板的分层,应该较少地采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间分层思维,而是更多采用市场认可的指标。比如说,挂牌企业投资者数量、投资者分散度、交易频率、以及做市商数量等,一定要找到贴近市场的指标,而不是沿用过去管制指标来分层。 交易制度完善方案正在制定 新三板的体量越来越大,但其流动性依然较低,“僵尸股”占比较大。3月30日,挂牌公司达6334家,总股本3728.29亿股,其中无限售股本1335.22亿股,总市值达28810.46亿元。挂牌公司股票成交69264.72万元,其中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成交46435.48万元。今年以来,挂牌公司股票成交累计达446.69亿元,其中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成交累计达241.89万元。换句话说,新三板今年一季度交易金额大概仅是A股3月30日一天交易额的6%。 对此,隋强表示,部分市场人士希望新三板是个快进快出的市场,希望新三板复制IPO、场内市场交易的特点。“对那些为了活跃市场而活跃市场的做法,我是不认同的。”隋强进一步表示,新三板改革需要系统考量、综合施策,不可能单兵突进,脱离服务对象、发展阶段的制度安排可能一时痛快,长远看会成为动摇发展根基的祸根,其后果就是阻碍后续一系列制度创新。 对于今年改善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隋强表示,在改进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运行效率时,必须综合考量新三板市场发展阶段,涉及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等因素。新三板交易制度的完善方案正在制定,将在现有制度框架中进行深入挖掘,具体内容包括改革协议转让、引入价格竞争、优化做市转让交易、建立健全盘后大宗交易、非交易过户制度等。同时,还将积极化解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政策障碍。 在隋强看来,除了实施分层和完善交易制度外,下一步还要优化市场服务和管理。包括细化、完善挂牌准入条件,制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股票发行方面设置募集资金负面清单制度,引入授权发行制度,推出资产支持证券等。 新三板投研的“三个不到位” 面对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快速增长,与之伴生的市场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民生证券研究员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据调研,目前只有16.97%的新三板企业获得过券商的主动联系,而高达96.97%的企业希望券商提供多形式的服务;此外,只有18.56%的新三板投资机构接受过卖方分析师10人次以上的服务,超过85%的投资机构希望券商提供政策分析。 在管清友看来,新三板投研目前存在覆盖率太低、主动性不强、满意度不高等“三个不到位”,而其核心问题还是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企业对新三板投研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投研自身跟不上,这和目前面向A股的传统卖方业务白热化竞争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与A股对比,新三板投研现在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均成本高,收入难以覆盖成本。2015年上半年,A股券商的基金分仓佣金金额为78.25亿元,新三板累计成交额为1077亿元,A股累计成交额为138万亿元,新三板占比仅为0.08%。假设新三板能够取得基金分仓佣金,按以上比例进行估计,新三板研究2015年上半年全市场分仓佣金仅为626万元。 “恰在这种生态环境下,针对新三板市场教育、咨询、研究的非卖方机构特别活跃,其中有不少自媒体投研。可以说,也正是券商在新三板投研的缺位,给新增市场研究力量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管清友表示。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