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色金属市场从去年12月中下旬上涨至今年4月中旬后,出现了大幅调整,并伴随着大幅减仓。例沪铜总持仓由4月中旬最高47万手以上下降至月末约40万手(历史最高持仓是2003年10月的48.3万手),沪铝从最高38万手下降至月末31万余手(历史最高持仓是2004年4月中旬的42.4万手),沪锌从超过28万手下降至22万余手。这一现象是否预示着反弹结束?笔者认为这可能仅是对前期持续上涨的正常回调,并且也是市场对前期内外盘比价过高及一季度我国有色进口量大增的正常反应。未来有色金属期价在经济回稳预期和资金流动性不断改善的背景下,仍可能重拾升势。 我国流动性可能从去年的不足转为充裕甚至过剩 2008年11月总理提出“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举。此后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10项措施并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地方债也逐步启动。货币政策方面,截至今年3月31日,2009年一季度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向市场投放了近1492.25亿元资金,创6年新高,而去年同期净回笼6000亿元,其中除2月回笼3300亿元,1月和3月净投放3852.69亿元和962亿元。今年3月新增贷款超过1.89万亿,而预计4月我国新增贷款虽有回落,但也将处于高位。在货币供应量上,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急升至25.51%,为连续第四个月加速。目前第一季度已完成全年新增信贷计划90%,从目前中央保增长的决心看,预计未来仍有可能扩大新增贷款规模,若按一季度新增贷款占全年70%比例计算,全年新增贷款将在6.5万亿左右,M2年增长率可能超过20%,扣除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水平,预计2009年货币超原计划发放在10%。由此,我国的流动性已存在从去年下旬的不足转为充裕甚至过剩的可能。 虽然充沛的流动性并不意味着经济复苏,但可能意味着先期推高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从去年12月中下旬发端本轮商品涨势有国家收储的原因,更有资金流动性改善产生的作用。一般而言,股市和商品市场可能先于实体经济见底,提前时间可能在6个月左右。 预计我国经济可能已经回稳甚至反弹 我国第一季度GDP增幅仅6.1%,但好于市场预期,因为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些相关经济先行数据也出现了持续反弹或者回稳的迹象。比如最新公布的4月国内PMI数据从去年11月38.8连续5个月反弹,目前至53.5。而我国1—3月发电量增幅分别为-5.5%、-5.5%和-1.1%,降幅大幅下降,且在3月下旬出现了正增加。虽然1季度我国外贸同比下降24.9%(进口下降30.9%,出口下降19.7%),但3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和进口降幅分别下降了4%和9.1%,且若按平均工作日水平计算,3月我国进出口总额比2月大幅增加23.8%。这表明我国外贸形势出现好转迹象。 从这些经济先行指标上,我们可以预计我国经济可能已经回稳甚至反弹,大宗商品(包括有色金属)作出相关的反应实属正常。 技术走势 LME和SHFE两地有色金属期价均已回撤至3月下旬的成交密集区域,下方支撑力度将逐步或者已经显现。而由于铜锌库存持续下降——LME铜库存总量跌破40万吨,亚洲地区库存已不足1万吨,这势必会提高LME铜现货升水和亚洲地区的现货升水,增加未来国内进口成本。这些因素均对期价回稳和上涨构成了长期支撑,而铝的库存增速也在下降,全球铝业的减产措施和周边有色金属的上涨对铝期价也构成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在目前中国资本流动性改善和经济回稳预期下,中国因素在全球有色金属期市的影响将继续扩大,国内有色金属期价调整后仍存上涨可能,而具体操作上需要关注如下细节: 1.继续关注我国后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不排除5月份我国将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全球似乎达成共识:小幅通胀的危害要远小于通缩; 2.继续密切跟踪国内相关经济数据,特别是有预示性的数据,比如PMI、M2、PPI、国内月度发电量和月度用电量数据等; 3.关注国内铜、铝、锌持仓总量变化,持仓处于高位预示未来行情的能量,操作以回调买入为主,但期价一旦持续上涨后追涨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行情出现减仓之时; 4.关注国内有色进出口数据、相关行业政策和国内有色金属企业未来恢复产能的数据; 5.关注国际原油动向,因为原油强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蠢蠢欲动的主权基金和超大型国际对冲基金对商品的总体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