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外盘投资频道 >> 外盘机构资讯

美银美林:债转股只是缓兵之计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4-08 09:18:33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祁月

银行债转股渐行渐近,这被视为一把双刃剑。


路透上个月报道称,中国将允许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实施债转股。农行行长赵欢3月31日在农行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商业化债转股方案正在研究阶段,政策或将很快出台。彭博社报道称,最快4月推出。


美银美林认为,银行层面实施债转股,只是缓兵之计。这将最终导致更多“僵尸企业”和更多坏账,并使得更加脆弱的金融体系对人民币长期前景施加贬值压力。


虽然从短期来看,债转股将改善市场情绪,减少短期金融体系内的系统性风险,但从长期角度看,可能存在负面影响。


美银美林认为,大陆银行只会审慎及选择性实施“债转股”,多数标的企业可能是即将违约或者已经发生债务违约的企业。


为何这么说?因为针对处于不同状态中的负债企业,银行实施债转股的积极性可能完全不相同。


首先来讨论有一定偿债能力的负债企业。美银美银认为:


考虑到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银行两年内对于股权投资的资本占用风险权重为400%,两年后是1250%,银行几乎没有动力通过债转股来解决那些承受短期流动性压力的债务人的不良债权问题。毕竟,如果需要的话,他们可以在索赔委员会的帮助下将不良贷款延期,然后从中吃利息。


如果银行选择对这类企业的债务进行展期,虽然这个选择让银行长期不良的敞口更多,但短期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会降低,并有更好的盈利。


而如果对上述企业实施债转股,那么,银行就需要耗用更多资本,还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盈利减少的情况。但长期来看,却可以拥有更为健康的贷款报表。


再来讨论已经违约或者即将违约的债务人。


对于这类实体,银行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强烈动机来实施债转股,延长这类僵尸企业的生命,让不良贷款从这类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清除出去。


债转股的规模主要取决于违约的债务,而不是银行自己的意志。因此,鉴于最近的一些债务违约规模,比如财新报道的渤海钢铁负债1920亿元,我们怀疑,未来三年的首批债转股规模可能比正在讨论的1万亿元大得多。


美银美林此前曾指出,从全球历史经验来看,债转股并不罕见,因债权人有时宁愿债券转股权,而不要清盘破产,尤其是当借贷人业务规模庞大,且有翻身的潜在能力。


然而,如果企业没有翻身能力,即使通过债转股改善资产负债表,身为股东的银行将来不会同意让企业关门倒闭,这就会变相拖延本该淘汰的僵尸企业的生命,最终令中央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沦为空谈。


美银美林怀疑大陆银行会否大规模地采用债转股,同时,对银行债转股成效存疑,不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因为将不良贷款转为股本,将使银行丧失收回抵押品的能力,限制亏损,换取欠债公司没有价值的股份。此外,债转股的规模不会超过银行业贷款1%-2%,在不良率高企之际,这个比例的债务消除只能短期内减少不良贷款压力,而非显著改变整体前景。


汇丰银行曾估计,在不影响一级资本的情况下,大陆五大银行最多只能将总贷款规模的2.2%转换为股权,而中小型银行的一级资本不及大型银行,债转股空间更小,估计不超过0.6%。


美银美林此前预计,如果将大陆银行贷款的1%转换为股权,以400%的风险权重计算,将带来3万亿元的额外风险资产。


银行与贷款人之间交叉持股这种结构在二战后的日本很受欢迎,但最终被证明失败了,因为涉及双方的利益冲突、安全网伸延和将风险转嫁予银行。


至于中国,在上市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购入大量不良资产,且能够从部分债转股资产中获利,原因是过去十年的房地产和大宗商品市场处于牛市当中。然而,至今十多年过去了,这种资产管理公司仍有许多之前收购的债转股资产尚待处理。


财新报道也援引知情人消息称,目前,多数银行对大规模债转股持保留意见,积极性较低。为了提升银行债转股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尚在考虑是否降低风险权重等指标。


责任编辑:张文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