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经济的放缓,中国国内的铜库存创下了历史的高位。为了化解产能过剩,中国可能鼓励企业出口铜,中国释放一些铜的库存可能会冲击全球铜市场,而目前的铜库存已经接近历史的高位。 包括两名来自中国国有冶炼厂的四家铜交易商预期,中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提高铜的出口。通常中国铜的出口量都比较小。2016年的头两个月,中国精炼铜每月平均的出口量不到1万吨,而2015年的月平均出口量约为1.7万吨。 如果增加铜的出口得到实现,这对全球铜的生产者和投资者来说是震惊的消息。尤其是因为,出口的时点正好位于传统上看中国对铜的需求最旺盛的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 这还将进一步表明,中国的经济仍面临阻力。有些购买铜的行业,如建筑业和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 中国的交易员和分析师称,建筑和电子制造业的放缓限制了全国大规模冶炼公司对精炼铜的需求。事实上,中国的铜已经过剩了。 中国铜消费已经成为衡量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因为铜在基础设施,水源传输,电线和机器集成电路方面的用途广泛。 一个亚洲铜生产商表示,中国铜冶炼厂的经营情况可能是20多年来最糟糕的一年,但中国铜业企业却不会主动承认这一点。因此,业内人士表示,一旦此后中国像此前大量出口钢铁一样地出口铜,大家将不会感到非常吃惊。 而一旦中国增加铜的出口,将标志着全球铜贸易一次突然大逆转。之前,中国精炼铜进口在2015年创下纪录的高位。 任何铜的出口可能打击市场情绪。1月中旬以来,市场情绪推动铜价上涨了10%以上。 铜的出口也将考验世界世界顶级矿业公司调整铜产量的智慧,假设中国强劲的长期需求不再。 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各地的铜生产商打开新矿,从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产量,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将吞下任何他们生产的铜。在2005年到2015年中国商业和住宅发展繁荣时期,这种情况的确如此,因为中国政府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现在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6个。 但是,疲弱的中国经济改变了这一切。许多房地产,尤其是在二级城市的房屋空置情况严重,这意味着新的住房项目需求暴跌,从而影响铜的需求。 铜需求比以前弱 中国国内铜消费低迷之际,正值2015年和2016年初铜的进口量激增,这使中国的铜库存膨胀,甚至使今年第二季度传统的铜需求旺季也不太可能帮助中国的冶炼厂消化过多的库存。 一名国有冶炼厂的交易员称,今年季节性需求上升仍会出现,但可能是弱于前几年。 安泰科的分析师指出,中国目前可能拥有超过100万吨精制铜的库存,其中包括交易商和冶炼厂持有的保税库存、交易性库存和铜。安泰科是中国政府支持的研究公司。这一个库存规模相当于中国2015年消耗915万吨铜总理的11%。 三个交易商表示,超过48万吨铜可能存储在上海的保税仓库。在上海这个地方,铜的存储不受关税。 3月1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监控的铜库存达到创纪录的394777吨,尽管上周五跌至368725吨。 中国冶炼厂也可能利用减少进出口税的税收规则化解库存过多的难题。至少八个中国大型冶炼厂允许按照收费计划出口精炼的阴极铜。根据该计划,只要他们出口精炼铜,他们在进口原材料铜精矿时可以免付17%的增值税,同时免收10%的出口税。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大宗商品的高级策略师海因斯(Daniel Hynes)表示,这种趋势在其他市场可能看到。在那些地方,原材料进口一直强劲增长以应对其他市场产能过剩的问题,随后将产品出口海外,表明这是一个策略,也可以应用在铜上面。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