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压力山大”,临储决然退出。来到变革关口的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用粮企业低库存、贸易企业零库存,后市被市场主体一路看空。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企业方向感、参与度的缺失,亟待通过对市场软环境的修复和呵护来提振。 2014/2015年度,不少玉米贸易商“受伤”颇重,其中既有国内玉米贸易“龙头老大”,也有不少中小贸易商。 在上一年度玉米贸易上吃了亏的吉林瓮福丰隆粮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英山,最近在忙着为临储收购玉米,预计一直会收到月底。 谈到今年的国内玉米市场,杨英山认为“特别难做”。“没想到今年能收这么多临储玉米,月底临储结束的时候突破1.2亿吨应该没有问题,这么多的玉米入库,国家去库存的压力 会越来越大,必须强力去库存,预计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不是一般下降。”杨英山对粮油市场报记者说。 杨英山同时表示,大家都在看空这个市场,是因为库存玉米太多了,不容你不看空。做玉米贸易的,几乎都赔了不少钱,如今谁还敢存粮,今年的贸易原则就是产销对接,按需求方要求采购。 在玉米深加工大省山东,北大荒粮食集团山东寿光龙盛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林同样对玉米后市表达了悲观。“目前山东地区农民售粮价格是每斤7毛多钱,虽然经历去年10月至今的断崖式下跌,但如果没有东北临储的支撑,华北价格还会往下掉,这个价格肯定不是市场化的价格。”李永林认为。 从事南北玉米贸易多年的哈尔滨三棵树粮库主任吕荣伟也对记者 表示,如此庞大的库存,去库存跟国外玉米、替代品竞争的过程中,国内玉米价格肯定需要一路走低。玉米价格跟国际市场接轨,等于是让国内玉米种植农户跟国外玉米种植农场竞争,竞争力高下明显。 玉米价格市场化,对玉米贸易商来说好像春天要来了。但目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的人气却有点冷,参与主体“有点不敢碰玉米”,市场软环境惨淡。 杨英山认为,贸易商感觉市场机会来了,主要是在国家去库存的大背景下,东北玉米要流动起来了,而真正的机会还是要看南方用粮企业对国产玉米的需求,有需求贸易商才有机会。 临储收购月底即将结束,玉米去库存5月份即将“开闸”。海大饲料集团采购中心副总监王洪悦认为现在市场比较冷,主要是政策或者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令玉米市场的参与群 体没有方向感、参与度低,市场软环境需要聚气和呵护。 “所谓的市场软环境,就是市场参与主体对未来的担忧,如果未来的市场环境出现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一家控盘,不按市场规律合理去库存,对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打击会很大,而且对整个市场也是一种伤害。”王洪悦对粮油市场报记者说。 这“市场”这么空,这“压力”那么重。复杂性、难度系数极高的玉米去库存过程不应是座“空城”。 国内玉米市场承巨压,去库存需要玉米产业各环节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需要逐渐不断修复和呵护玉米市场化下应有的市场软环境。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