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2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公开市场今日有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央行两次采取了变相降准的措施向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MLF+逆回购”的模式在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重要手段。 4月18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对18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1625亿元,其中3个月期835亿元、6个月期790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这是央行今年进行的第四次MLF操作,这种释放中期流动性的方式被业界称为变相降准。 4月13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对17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855亿元,其中3个月期1270亿元、6个月期158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此次MLF操作是央行今年进行的第三次。 央行补水而非放水 央行20日在公开市场上进行25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5%。与此同时,公开市场上也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央行20日在公开市场上净投放2100亿元人民币流动性,为2月26日来的单日投放高点。 “央行果断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或受银行间流动性前一日略有收紧的影响。”有市场交易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19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短期的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均有所上行。 利率上行绝非“一日游”。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20日,6月期限以下的Shibor利率全线上涨。尤其以短期的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涨幅最大,分别上扬了1.40和1.70个基点,至2.0180%和2.3220%。 数据显示,本周有1900亿元逆回购实际到期。周一有逆回购150亿元到期;周二有6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周三到期逆回购400亿元,周四400亿元,周五350亿元,本周无正回购及央票到期。此外,本周有5510亿MLF到期,虽然央行已提前在13日和18日分别注入MLF,但并未全额对冲到期量,约对冲了到期量的八成。 对此,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央行放量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呵护资金面意图明显。华创证券分析师齐晟认为,由于MLF到期量较大,加之财政存款上缴,外汇占款流出等因素,总量资金上确实存在一定缺口,央行进行MLF操作依然反映补水而非放水的思路。 短期资金面趋紧“点燃”市场人士对降准的预期。国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3月份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水平比2月份下滑0.2个百分点,为2%附近,依然处于中性水平。预计4月仍有约7000亿的资金缺口需要公开市场、MLF以及法定准备金工具补充,考虑到前两者补充规模可能有限,因此降准依然非常有必要。 “近期资金趋紧,考虑到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和经济增长持续回落仍是主旋律,央行仍需维持低利率宽松环境,降低宏观加杠杆的流动性风险。”上述市场交易人士表示。 降准有利于巩固经济复苏 当资金市场逐渐具备自我调节功能时,看得见的手就该躲到幕后,让中长期的、全局性的管理工具替代短期的、结构性的管理工具。比如说是否可以再次考虑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据统计,今年以来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共操作13次,期限从3个月到12个月,规模从475亿元到3280亿元,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操作的弱点也显而易见,透明度较低、覆盖面较窄。 比如说,今年1月19日实施的3280亿元3个月期MLF操作,到期日是4月19日。这次操作实现了两个第一,年内规模最大和第一批到期。记者向数位交易员调查后发现,进入4月这笔MLF到期预期持续干扰市场资金面,导致资金价格波动加剧。尤其是近日叠加了企业缴税日期延后的传闻,有关流动性的恐慌被进一步放大。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偏紧迅速向外传导,深沪股市昨日暴跌。截至收盘,A股创业板指数暴跌5.6%,深证成指大跌4.13%,上证综指大跌2.31%。暴跌原因众说纷纭,但市场风险偏好偏向谨慎以及预期流动性再度紧张,应是重要选项之一。 除了MLF操作巨量资金到期因素外,通胀预期渐浓以及有关“私募或暂别A股”的消息,也不同程度对股市形成打压。近日,螺纹钢、铁矿石等黑色期货品种连续大涨就是印证之一。此外市场避险情绪加重,流动性急切寻求安全出口,一线城市楼市限购加码后,资金快速转战苏州、南京、厦门等二线城市。 目前,市场的自我调节与主动防御能力正在加强,资金对机会与风险的嗅觉灵敏度猛升。无论是流动性预期转变还是供给关系调整,市场总能以最快的步伐进行腾挪移换。 而需要随之微调的,可能是货币当局对经济转型时代的日常式监管思路。与MLF操作类似,央行数月前宣布把此前每周两次的公开市场操作改为每日实施,在提高资金面管理灵活性的同时,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预期的多维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冬去春来,央行此时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根据最新的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万亿元计算,假如央行一次降准0.5个百分点,将释放流动性7000余亿元,对乍现暖意的经济将形成正面刺激。时机选择上,二季度降准也是较好的时机。 责任编辑:黄荣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