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莱资本最新发布的报告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油价暴跌,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买入机会,今年流入商品市场的资金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创纪录的600亿美元。 巴克莱资本称,鉴于全球宏观经济复苏前景没有出现任何重大的逆转迹象,预计商品市场资金流入的强劲市场仍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持续,到年底时,全球受管理的商品资产规模将达到2300-2400亿美元。 巴克莱资本的数据显示,10月份商品市场资金流入的强劲势头在11月份仍在持续,迄今为止,今年商品市场新增资金已达到创纪录的550美元,刷新了2006年创下的纪录510亿美元。这些数据包括商品ETFs、结构化产品及商品指数掉期产品。 油价从去年7月份的纪录高点每桶147美元暴跌至32美元,使得那些想进入商品市场的投资者找到了一个进入机会。各国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为市场注入了庞大的流动性,在资金的推动下,今年商品市场出现一轮令人意外的上升行情。“去年下半年以及今年初,商品市场与其他风险资产一同下跌,一度抑制了投资者对商品市场的信心,但我们认为这只不过是其趋势中的一个短暂偏离现象,而不是一个新趋势的形成。”巴克莱资本称。 自第二季度以来,商品市场投资回报处于最高水平。巴克莱资本称,第四季度以来,高盛商品指数(GSCI)上涨了约11%,涨幅与今年第二季度相当。今年以来,该指数的涨幅达到了48%,铜、铅及原糖价格已经翻倍,金价也创下历史纪录。 据基金追踪机构EPFR Global称,商品资金几乎占今年第三季度资金净流入的全部。随着金价创下新高及其他贵金属价格的大涨,截至本月18日的一周,与商品相关的投资产品吸引了13.4亿美元的资金,达到3年半的高点。 全球经济复苏及通胀预期刺激大量资金流入商品市场,今年以来,高盛商品指数(GSCI)的涨幅达到了48% 近期,受全国大范围极端天气影响,主要城市天然气供应吃紧,由此刺激商品市场脆弱神经。由于投资者担心在全球低利率情况下,国内上游资源供应紧张,且接连上调的油、电价格,或将进一步助长通胀。昨日,国内期货市场所有上市品种全盘大涨。 据统计,除强麦和早籼稻外,其余品种昨日涨幅均超过了1%。金属方面,沪金涨1.95%至255.42元/克历史新高,累积月涨幅达到10.72%。沪铜和沪金表现同样抢眼,主力合约分别上涨2.55%、2.92%,技术上看,沪铜已成功突破50000点平台,沪锌则处在主升浪攀升之中。基本面稍差,面临较大供应压力的铝、螺纹钢和线材期货,同样也呈现强势突围的劲头,涨幅位于1.28%至1.68%之间,技术买点已然显现。 农产品方面,由于主要粮区秋粮丰产,因此在昨日商品普涨过程中,谷物类商品表现最弱,其中玉米涨1.02%,小麦、早籼稻的涨幅也不及1%。不过,易受外盘影响的豆类、油脂类商品,以及易受天气影响的软商品表现则十分突出,其中大豆涨2.19%,豆粕涨1.70%,油脂三剑客中,豆油、棕榈油补涨2.34%和2.59%,而前期领涨并率先突破的菜籽油则涨速放缓,昨日涨幅1.43%。此外,市场预期冰冻天气对白糖和棉花在供需层面构成严重影响,比如明年白糖产量可能因低温出现减少,而抗寒对棉花提出额外需求,白糖涨3.05%,棉花期货更以4%涨幅放量封死涨停,大有一番重演2008年雪灾行情的意味。 作为油价、电价上调影响最为密切的品种,能源化工品期货维持近期的强势。昨日燃料油涨1.72%,塑料涨1.07%,PTA涨2.91%,PVC涨1.56%,橡胶涨1.67%。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市场热炒通胀预期和冰冻天气的时候,塑化板块的量能指标却出现一定背离,昨日塑料期货减仓近2万手,沪胶减3700余手,显示多头资金获利了结的倾向。 据了解,近一段时期以来,突如其来的雨雪天气对国内商品生产、运输造成很大影响,市场上形成很强的看涨氛围。主要体现在,能源电力需求大幅增加,导致天然气供应告急,西安、武汉、重庆、杭州等城市纷纷启动应急预案,以确保居民生活用气,减少非必须的商业用气、工业用气需求。并且,暴雪天气也使交通运输受阻,高速公路封闭,港口难以正常作业。不过具体来看,市场供应损失目前还难以估量。 分析人士认为,天气只是促使商品价格上涨的一方面而已,通胀才是根本的原因。首先,从整体大的环境来看,美国继续维持低利率,向全球输送流动性,中国也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面临更多热钱涌入,未来市场将形成钱比货多的局面,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已然高企,就是通胀预期的市场反应。其次在微观来看,近期国家上调成品油价480元/吨和非民用电价每度2.8分钱,加上未来可能上调的水价、天然气价,将增加企业生产的成本,并推升大宗商品的价格重心逐步上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