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专家

余丰慧:股市不是保增长手段 A股重挫不必慌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5-10 08:52:54 来源:余丰慧博客 作者:余丰慧

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章。通读这篇文章后,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研究中国经济人士感觉,这是在中国经济又一个关键时期从高层发出的权威声音。


目前,中国经济又面临一些严峻考验。一方面经济放缓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降风险非常迫切。同时,正在面临用什么应对经济下行,又该如何降风险的大争论。比如用加杠杆手段来去库存去杠杆能否行通,目前争议性很大,甚至出现一些思想混淆状况。


在这个关键时刻,权威人士谈经济内容几乎回答了所有问题,而且澄清和理顺了混乱思想状况,给人一种“纠偏”的感觉,使得人感觉这才是中国经济应该走的路子,这才应该是中国经济的指导思想。按照笔者的评价是非常重要,非常理性,非常有建设性,非常客观,非常有内容。按照这个精神走下去,中国经济必将越走越扎实。


比如,大家都在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兴奋不已时,权威人士却说: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又比如,在谈到经济复苏时,权威人士理性的指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再比如,在谈到高杠杆时,权威人士异常清醒: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去年股市放任高杠杆泛滥最终导致的投资者财富泡汤,应该领教了高杠杆破坏力的厉害啊。


为何说高杠杆是金融高风险“原罪”


目前,利用加杠杆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做法非常有市场。甚至多位政府财政金融部门高层领导表示过,适度加杠杆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并认为中国的杠杆率不高。已经在中国经济金融界引起思想混乱。权威人士在权威媒体公开澄清中国经济政策大势是非常及时、完全必要的。


权威人士称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权威人士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核心出了问题会拖累全局。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一语中的,字字珠玑。纵观历史上与国际国内任何金融风险危机的爆发,都与高杠杆有关系,高杠杆这个魔鬼都脱不了干系。


就讲近处的事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包括其前奏的次贷危机,说到底原罪元凶都是高杠杆这个魔鬼。就发生在“昨天”的国内股灾与前不久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危机,始作俑者是疯狂加杠杆。去年6月的股灾,就是场内外高杠杆配资资金进入股市引爆的。去年后半年到今年一季度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的疯狂还是高杠杆资金助推的。将股灾时的场外高杠杆配资引用到了楼市。首付贷的出现使得购房者几乎是完全负债性购房,即不需要一分钱首付就可以零资金买房,这与美国次贷危机一模一样,完全是中国次贷危机的节奏,其风险之大、之危险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好则,最后悬崖勒马、收紧房贷政策,严惩严查首付贷。这一招一抓就灵,深圳、上海房价出现回头,反衬一线城市高房价背后完全是高杠杆资金助推的。


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小风险很快就会被吹成大危机。这一点必须始终保持清醒,中国经济才能长治久安。


坚定不移去杠杆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加杠杆,货币政策是关键。一切加杠杆手段都与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有关系。货币政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包括股市在内指数下跌低迷时不能保持定力,必将后患无穷。


为何股市等不能作为保增长手段


在货币政策上,权威人士给出了明确信号: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


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权威人士关于股市、汇市、楼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阐述。权威人士说,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笔者多次强调股市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任何违背市场规律而利用行政干预甚至荒唐地动用主权资金将股市买涨的做法都是大错特错,荒唐到无以伦比的地步。从这一点上看,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强调,要保持股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针对性强,非常及时的。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一定要及时“纠偏”,即把有形之手赶快彻底完全抽回去,尊重股市自身规律。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尽快推出发行注册制等。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监管重点在这里,而不在保指数上。特别是把股市包括拉指数作为保增长手段荒唐到了极点。


监管部门要盯住监管不放松,而不是盯住指数。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指数的涨跌都是一样的。监管部门要给市场扫清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而不是自己成为障碍,利用国家队来干预市场、扭曲市场。


从权威人士的谈话中已经透露出决策层已经发现“偏差”,正在开始纠正偏差。恢复股市市场机制根本决定因素的本来面目。需要提醒的是,国家队等有形之手退出,绝不能被指数绑架。一旦指数下跌或者暴跌,有形之手就又开始胡乱挥舞。要彻底斩断有形之手对股市的干预。


对A股再度重挫不必过度惊慌


周一来了个开门黑,黑色星期一再现。截至收盘,沪指报2832.11点,跌81.14点,跌幅2.79%,深成指报9790.48点,跌310.05点,跌幅3.07%,创业板报2053.6点,跌75.59点,跌幅3.55%。


这是继上周五暴跌后再次重挫。沪指两日跌去170多点,击穿2900点后,直接扑向2800点。跌破几个关键支撑位。周一走势与上周五基本一样,低开低走,没有震动起伏,没有拉升,直到收盘。这验证了此前我所说的,久久盘整必将出现方向性选择,持续阴跌后预示大跌变盘。不幸又被言中了。这一轮指数下跌或会持续,因为包括中概股回家路受阻等对市场信心打击太严重,背后是对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停滞的担忧。加之,过去两年来过度保护拉升指数,使得股指已经被严重扭曲。此前我说过,倔强的股市必将最终回到市场机制的决定因素上,而面对被扭曲买涨的股市,出现大幅度回调是不足为奇的,或者是理性回归的。


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887亿元,深市成交3109亿元,两市共成交4996亿元。没有放大,也没有缩小,这或是周一比较欣慰的,说明市场出逃资金并不多。从曲线上看,也只是在开盘和收盘两头交易量较大而已。沪市交易量依然在1500亿元以上。


外围市场,出现了大宗商品包括油价回调的状况,美欧股市维持小幅走高或收低的疲态之状。最担心还是美联储加息预期与美元升值帮助中国被动去杠杆引发的泡沫破裂风险。从目前看,外围市场对中国影响越来越大,但主要还是中国内部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概股回归事件还在发酵,新兴板块与创业板跌幅扩大,板块继续大跌。同时,货币信贷放水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已经隐约可见,货币政策适度收紧应该在预期以内。


后市虽然继续走低概率很高,但必须看到,这种走低是理性的,是必然的,是市场机制起根本性作用的,或者说是在对有形之手干预的报复性走低。这种走低是扎实的,为未来走高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日突然看多的任泽平,周一也开始建议大家“超配黄金”。


后市的利好消息是,6月份社保资金将会陆续入市,抄底入市无论对社保资金还是其他投资者都是不错的机会。后市完全不必过度悲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智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