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专家

肖磊:市场情绪脆弱 谁最了解中国股市?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5-11 09:04:06 来源:肖磊博客 作者:肖磊

人民日报头版,发了一篇关于“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采访报道引起了整个市场的关注。尤其是股票市场,当日上证指数大跌2.8%,该指数已回到两个月前。从前几次相关言论看,“权威人士”的对股市造成的潜在影响,可能是中长期的。


仔细阅读此文,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篇简单的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其中关于对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的论述,只是其中诸多观点当中的一个。仔细斟酌,这个判断,不是对中国经济的某种定性,而是为了反复强调中国经济面临的客观挑战,并警告那些试图让经济迅速回暖的刺激方法可能后患无穷。


此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指出了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陈列了中国经济正在遇到的难题,以及重申了哪些解决办法才是正确的。通篇来看,实际上在告诉市场一个常识,即只要应对合理,中国经济依然值得期待,整体性风险并不大,但增长放缓是客观事实,而且这种放缓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用加杠杆和强刺激的方式人为促使其U型或V型翻转。


读完此文,我反而对中国经济更加充满信心,因为你看到的是“权威人士”开放的胸怀和认错、纠错的态度,以及毫不避讳的指出问题和提出改革方向。其中几个点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此文在谈供给侧改革时提到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而且直接指出,“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至于股市的应声大跌,跟市场脆弱的情绪关系更大,因为“权威人士”发表言论的前一日比当日下跌的更多,其言论只是进一步戳穿了本来就站不住脚的利好支撑。之前诸多分析将股市看做是未来中国经济最重要的输血场所(直接融资得靠股市),因此豪赌政府不可能袖手旁观,一定会加大救市和刺激力度。潜意识当中,把救股市、刺激楼市、调控汇率等当成是应对一切经济问题的有效、惯用方法。但任何市场如果不按照市场的逻辑运行,往往会事与愿违,中国股市已屡次证明了市场的力量远大于政府的力量。


因此,任何以拯救中国经济为理由出台的主导股市、楼市等涨跌的政策,都是需要引起警觉和思考的。“权威人士”的言论也非常认可这一点,“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一句“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手段”说出了多少假借保增长而干预股市、楼市的各类反市场政策。单就股票市场的定位,权威人士也给出了答案,“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


假设这一“权威人士”就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其发表此言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说管理预期对平衡市场情绪,提升经济效率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当前情况下,有必要打消诸多投资者、地方政府、僵尸企业对中央政府保增长的“过度”预期,明确的说,就是中央政府不可能为了达到保增长目的,间接去保护投资市场赌徒、懒惰的地方政府,以及一些僵尸企业。


“权威人士”发言后,市场预期可能会发生重要变化,经济增速翻转预期落空、强刺激暂时无望、持续加杠杆遭批评,以及货币政策摒弃大水漫灌,这似乎给当前的股票等市场增加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但每当中国经济出现困难,各方争议往往迅速扩大,面对“L”型经济走势,对政府智慧的考验实际上才刚刚开始,如何提升经济效率和调动劳动力市场,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也关系到就业问题,如果短期失业率持续上升,谁能完全拒绝“强刺激”诱惑?“权威人士”言论会不会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假设中国依然遵从“结果导向”型经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完成两个使命,其一是如何保护已有的居民财富不至于在资产价格的波动中被“泡汤”,如“权威人士”在谈到“房事”时所指出的,“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其二是跨越“中等收入”陷进,“权威人士”将其称为“生命线”和“输不起的战争”。为了完成这两个使命,需要更加开放的战略设计,也需要务实的执行者,如果仅仅是居高临下的发表一下言论,“权威人士”既不可能完成对市场预期的管理,也很难达到传递某种积极信号的目的,因为“权威人士”低估了市场的揣测和消化能力,以及地方政府等对“简政放权”的抵触情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智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