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的基本面分析
2009年以来,受益于国内外宏观经济面的回暖和美元疲软及原油价格的走高,国内期货玉米价格指数从本年度初期开始稳步攀升,主要是因为国储系统的收购政策导致价格回升。在上年度初期,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玉米大幅回落,后在临时储备粮大量收购后,价格出现回升,目前指数图形已经回至主要低点的连线上方,显示玉米期货价格上升空间已经打开。但是,综合国内玉米期货市场资金运行情况和现货供给周期来看,阶段内,国内期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随着国家临时玉米收储计划逐步执行,市场上玉米实际供应量开始减少,导致供应格局发生变化,玉米价格企稳并振荡走高,特别是7-9月份,受北方旱情加重减产预期、国内养殖业回暖、铁路运力紧张以及运输费用提升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内现货玉米价格进一步提高。
根据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公布的数据,新年度全球玉米仍将维持供应宽松的局面,但是2009年夏天在中国北方产区发生的干旱使得国内玉米单产受到很大影响,从而使国内玉米的供求面由宽松而转化为相对平衡的状态。全球玉米产量78973万吨。消费为80327万吨,饲料用量为48851万吨,期初库存为14,595万吨,期末结转库存为13241万吨。中国玉米产量为15500万吨,消费为15900万吨,饲料用量为11600万吨,期初库存为5317万吨,期末结转库存为4872万吨。
二、国家政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
国内主要地区生猪价格以稳定为主,养殖仍能盈利,但受盈利空间不大影响,补栏热情一般。国内鸡蛋销售形势良好,价格维持高位。后期饲料需求仍将稳步恢复。而深加工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近期受玉米淀粉产量下降、淀粉糖替代白糖量提高导致淀粉消费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国内淀粉市场价格继续稳步上涨,这将有效推动玉米消费向深加工转移。
减产影响、种植成本增加、利好政策预期激发农民惜售情绪。近两年来,国家对玉米品种的调控力度也在加强。2008年国内玉米丰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提高玉米市场价格,国家先后出台4批临储玉米收购计划,在东北产区按政策底价(黑龙江0.74元/斤,吉林0.75元/斤,内蒙古、辽宁0.76元/斤)共收购玉米约3570万吨。今年政策层面曾多次表示将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令农民对今年的玉米价格产生更高的期待。同时,减产预期大幅提升农民惜售心理,在新粮上市初期农民惜售在所难免。另外,据调查,黑龙江地区玉米每亩种植成本约为400元,比2008年增加10元;按亩产 1000斤核算,扣补贴后每斤玉米成本约0.4元。河北石家庄地区玉米每亩种植成本为513元,比2008年增加59.6元。种植成本的提高,势必提高农民对玉米价格的期望值。
拍卖顺利进行,国家调控力度增强。为了缓解玉米市场供应压力,自7月21日,国家每周二进行临时储备玉米拍卖,我们可以看到,玉米成交程度在稳步提高,后期受到国家将对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三省一区内规模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补贴政策的影响,成交率略微回落。另外,为平抑南方玉米现货价格走高的压力,国家在9月15日进行了首轮临时存储玉米跨省移库拍卖,这样可以避免因东北铁路运力紧张而造成的到货不足,从而达到保证市场供应的作用。总体来看,临时存储玉米拍卖,基本缓解了销区供应紧张的问题,对制约玉米现货价格过度上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有关部门已通知,自12月1日开始,暂停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跨省移库临时存储玉米仍继续正常交易。市场传言,2009年临储玉米收购为1500元/吨,敞开收购。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收购主体增加,除中储粮外,深加工及饲料企业均可参与收购,国家给予100元/吨的补贴。同时,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6省饲料企业到东北地区收购玉米也可享受补贴。
三、玉米需求成为制约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瓶颈
国际市场看,需求低迷依然是全球性问题。玉米第一出口大国——美玉米的出口速度逐渐放缓,表现在CBOT玉米期价上,380——400美分/蒲式耳一线成为其反弹的强阻力,而与金融危机暴发时隔一年的下跌跳空缺口(约450一线)更成为遥不可及的目标,绝对价位与所处价值区间的不同,决定了外盘不会成为连玉米上涨的推动力。
玉米现货收购市场近期略有走强,但是收购价格的上涨不过是雨雪天气影响上市量及交通运输条件的一种正常反映,不足为怪。我个人认为连玉米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根本原因在于需求:如同国际市场一样,需求疲软成为抑制玉米价格走强的根本因素。本周临储拍卖投放量较上周大幅减少百万吨,但成交比率依然徘徊于20%之下。而从供应角度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本周报告继续维持1.63亿吨产量预期不变,这显然并非只为“面子”,而是减产幅度的确并非如市场此前预期的那么大。
展望新年度,国内玉米市场购销相对清淡,大多数贸易商尽管做好入市准备,但是国内现货面的玉米购销价格怎么确定成为摆在其面前的主要难题。一方面,国内本年度玉米产量保持历史高位,对于春节前农民传统卖粮期来说,将会形成一个显著压力。这个过程会不会形成低开高走的价格走势,就要看国储将会如何定义本年度的市场收购政策。在最新的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11月份国内玉米供需平衡表中可以看出,其对于本年度国内玉米产量仍保持较为乐观的预期,在报告中认为本年度国内玉米产量维持在1.63亿吨,较上年度的1.6592亿吨略微下降。这从一个方面证实针对本年度国内巨量产量,国储系统再次出台保护价格收购临时储备玉米的可能性偏大。至少从当前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消散的情况下,维持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国内需求方面仍需要维持玉米价格在一定的价格区间内。另一方面,国内本年度贸易商收购资金的限制预计对玉米形成压力。与上年度一样,国内本年度玉米购销贷款的发放程度仍显较慢,特别针对民营贸易商来说,获得农发行贷款更是难度加大。这样,在阶段内,国内玉米购销市场的收购主体将会显著减少,大量的中小型贸易商的难以入市,将会显著增加国内玉米供给压力。这样,国内玉米极有可能复制上年度的价格走势,价格高开低走缓慢回落,然后在国家正式收购政策出台后,玉米购销市场再度活跃,价格回升,从而带动新的年度内玉米的定价基调。第三方面,吉林主产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对于当前玉米价格形成支撑。目前,国内吉林产区的深加工企业为保证本年度企业用粮,普遍维持上年度国储收购价格来收购新年度农民余粮,国标二等玉米价格维持在1500元/吨左右,部分地区略微差异。这样,吉林产区玉米到港价格都在1600元/吨以上,这对于远期玉米形成一定支撑,同时也限制价格的大幅上涨。
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已经在前期低点回升100美分/蒲式耳左右,显示国内市场对于美国玉米需求较为旺盛。但是在11月份USDA的报告中,其预计美国2009/10年度玉米产量为129.21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测的129.95亿蒲式耳均值(预测区间126.74亿-134亿蒲);预计美国2009/10年度玉米结转库存为16.25亿蒲,低于市场预测的16.5亿蒲均值(预测区间14.82亿-19.09亿蒲)。这对于本年度美国玉米供应来说,不会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所以价格上涨幅度到底有多大,还要看本年度全球需求情况。至少从当前来看,收购期的延迟收购已经充分反映到盘面价格回升上,后市玉米价格再度上涨的难度开始加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09-10年度玉米将以平稳的态势开秤,随着政策、供求、宏观因素等共同的作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玉米的运行区间将逐步提高,整体呈现振荡走高的形态。在2009年的玉米行情走势里,我们注意到,政策影响一直是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农产品季节性的特点,目前09-10年度玉米的总体供应量已基本确定,后期则应重点关注政策对于需求面的影响,以更好的把握行情变化。
企业的经营策略:下游需求企业应该采取"适量库存+期货买入保值"的策略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库存量可以按照前期少量,后期逐步增加的办法执行;而贸易商在自身拥有仓储条件的情况下则可适当压货,同时结合“期货卖出保值”的方式规避突发事件引发的风险。目前阶段的具体操作方式:应避免追高,而多采用逢低吸纳,中线多单持有的策略。操作区间,1005合约期价在1700-1750区间逐步建立中线多单,其中第一目标1800,第二目标1850,止损放在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