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对外投资格局正发生显著改变:对华投资连续三年负增长,但对东南亚地区投资持续增长。 彭博社援引日本贸易振兴组织(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的数据称,2015年,日本对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的投资额连续第三年超过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 日本对东南亚的投资正在加速。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日本对东盟国家的投资额较五年前几乎翻了三倍,至20.1万亿日元(约合1809亿美元)。 ASEAN Secretariat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的三年,日本是东盟10国第二大投资者,仅次于欧盟。 这与对华投资趋势完全相反。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日本对华投资2015年下降25.8%仍呈下降趋势,为连续第三年负增长,2014年下降38.8%。《日本经济新闻》1月的一篇报道也注意到,2015年世界对华投资总额同比增长了6.4%,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日本对华投资降至2012年峰值时期的一半以下。 随着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国内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萎缩,日本企业一直在亚洲其他地区寻找投资机会。那么,此前多年青睐中国的日本为何近些年的对华投资开始下滑了呢?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在2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了四方面因素: 一是近年来人民币相对日元持续升值,提高了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成本,也使产品出口型的日资企业竞争力有所下降。 二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而中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持续上升,少数日本企业担心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对来华投资处于观望阶段。 三是日本对华投资起步较早,大多数日本大企业都已在华设立企业,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日本企业目前更关注提高在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暂时放缓扩大投资规模。 四是随着各国企业积极开展对华投资和中国本土企业的不断成长,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日本企业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至于日本对东南亚投资持续增长,新加坡星展集团(DBS Group Holdings)经济学家Ma Tieying对彭博社表示,“对于日本而言,东盟市场很有吸引力。由于人均收入相对较低和年轻人人口较多,很多东盟国家具有很大增长潜力。” 此外,日本对华投资和对东南亚投资呈现相反趋势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劳工成本和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Ma Tieying说,对于日本企业而言,这两个因素在东南亚要比在中国有优势。 野村股票分析师Mixo Das曾在去年表示:“东盟最适合日本,政治关系比较好,经济在成长,地理位置也比较近。” 根据普华永道提供的资料,日本是泰国、印尼的最大海外资本来源,对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来说也是名列第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全国日本经济学会日本经济蓝皮书课题组5月24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在未来具有潜力的投资目的地选择上,日本制造业企业认为印度是首选投资国,印度尼西亚居第二位,中国则跌落至第三位。 社科院上述报告认为,未来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规模可能进一步下滑。因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未减,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还将继续,不确定因素增加,这势必会给中日经贸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有日本人士表示,日企对华投资减少是结构性的转移。日中经济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筱田邦彦近日在第五届世界工商领袖(昆山)大会上接受中国网采访时称,目前在华投资的日企中,确有出现在工厂转型到东南亚的一些现象,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劳动密集型、附加价值较低的企业,无需过度担心。绝大部分在华日企是有意愿继续面向中国市场,加强在华业务。 责任编辑:张文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