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在最近一两年时间,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话题。然而,在“养老金入市”被反复提及之际,市场似乎逐渐对养老金入市产生了麻木。 确实,在养老金入市传闻刚刚传出之际,曾经给市场产生了较大的提振影响。然而,时隔多月,在养老金入市传闻不断传出,而市场又缺乏实质性动作的背景之下,养老金入市的影响,却更倾向于对市场心理层面上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回顾最近一段时期,市场却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具体而言,即当市场行情有所回暖之际,养老金入市传闻却不时刺激着市场的神经。然而,对于不少股民来说,他们也似乎把养老金的入市,当作是中国股市的救命稻草。受此影响,在实际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借助养老金入市传闻的传出,而不断增加自身的持股仓位,试图让自身的持股状态紧跟着养老金入市的步伐。 但,遗憾的是,对于市场而言,关于养老金入市的传闻,却不时被市场传出,并以此作为股市反弹的理由。然而,在具体情况下,养老金入市的进展却相对缓慢,甚至迟迟不见有持续性的实质性动作出台。至此,在养老金入市传闻多次来袭之际,市场似乎已经对这一消息产生了麻木感,而期间仍不排除存在部分资金机构,借助这一消息,逢高减持。最终的结果,却让部分大幅增仓的股民,承受着持股市值缩水的尴尬境地。由此一来,经历养老金入市传闻的多次传出,中国股民对养老金入市的传闻,似乎已逐渐由爱变成了恨。 事实上,随着之前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16年招聘工作的逐渐展开,养老金入市的时间点也有所接近。与此同时,根据近期部分媒体的消息,目前招聘工作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的笔试阶段,或者整个招聘工作最快于今年6月份结束。若由此推测,则养老金入市时间点,或者会在今年8月份前后。 不过,就目前而言,养老金入市的具体时间点,还是处于市场各方不断猜测的过程之中。然而,在养老金正式入市之前,期间会否存在较大的变数,我们还是不得而知。或许,对于今年来说,养老金入市还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 谈及养老金入市,其给市场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会给市场带来一定规模的新增流动性影响。然而,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养老金结余或超过了3.9万亿元,而如果按照30%的入市比例进行计算,则未来养老金潜在的入市规模还是相对可观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养老金入市初期的规模,或许仍不能够盲目乐观。与此同时,对于更注重本金安全的养老金而言,它的入市,不仅会采取更为谨慎的投资策略,并可能通过分化性、多元化的手段来降低整体的投资风险,而且还需要设置一定幅度的风险准备金,以应对其入市的潜在风险。其中,按照相关的规定显示,为提升养老金入市的安全,投资机构和受托机构,拟分别按照管理费的20%和年度投资收益的1%建立风险准备金。 在笔者看来,对于养老金入市,其直接影响,在于为股市带来一定的新增流动性。但是,从长期的影响意义来看,其作为长期性的资金,它的入市更意在提升A股市场长期资金的整体占比,以实现调节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并积极引导股市的长期价值投资,拟为日后稳定股市奠定积极性的基础。 不过,对于养老金的入市,其最主要的意义,还是在于提升养老金的投资运营能力,并借助其入市投资来减缓未来养老金收支失衡的压力。因此,对于养老金入市而言,其更应该注重于长期投资,而且需要在市场处于比较安全,乃至绝对安全的背景之下,逐渐增加股票的投资比例。 由此可见,如果按照这一前提,则养老金的入市布局,或许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与此同时,它更可能会借助多元化的投资,来降低整体的投资风险。至于其在股市投资占比身上,估计也不会有过高的投资占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养老金入市的目的,并非救市和托市。 或许,对于养老金入市的消息,不少股民会认为是国家救市的信号,或者也是新一轮牛市开启的信号。然而,对于这一种解读,其实也并不合理。 究其原因,就在于养老金入市本身,必须背负着重大的任务,而其入市的背后,不仅需要保证本金的足够安全,而且还必须建立在阳光化管理与监督之下。对此,如果用养老金进行入市救市,那么也将会明显违反了养老金入市的初衷目的。显然,养老金入市的目的,并非救市和托市,而股民寄望于养老金入市来救活中国股市,也并不现实。 笔者认为,对于养老金的入市,一方面需要保证本金的足够安全;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市场处于比较安全,乃至绝对安全的环境之下再行投资布局,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养老金入市的亏损风险。否则,也就不能够从本质上保证养老金的本金安全性了。 或许,从某种角度来看,在养老金入市的时候,往往会意味着当时的市场点位,基本获得了管理层的认可。但,养老金的入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同时,这一个投资布局的过程,也足以引起我们对养老金入市问题的深思。 不过,就现阶段而言,养老金仍未真正入市,而目前养老金入市的真正时间点,仍然存在一定的变数。由此一来,对于时下的市场位置,是否已经满足相对安全,乃至绝对安全的养老金入市环境,或许仍需要持续观察。但是,对于期盼养老金入市救活中国股市,乃至重新开启新一轮牛市的股民来说,或许,在中短期内也很难达到这一个效果。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