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市的交易者,由于缺乏经验,即使对期货交易的规则已经有所学习和了解,在进行期货交易时,还是谨慎为好。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最好将初始阶段的交易看作是学习和练习的机会。 (一)从模拟交易开始 目前国内各期货交易所都提供模拟交易(或仿真交易)平台,新入市的交易者不妨利用模拟交易平台先练练手。模拟交易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促使你进入状态,促使你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更多的东西,帮助你了解最基本的交易方式。例如,在某个价位上,该买还是卖,或者还是应该等待一下,在作决策之前,你必定会思考一些问题,同时查询一些有关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比如,供需情况如何?后来的预期如何?不同预期的分歧在哪里?历史上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则行情又是如何演化?从各种技术指标看,处于什么状态?这些指标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按这些指标判断,应该是做多还是做空?如果交易,应该下多少单量?下这些单量,保证金占用的比例会达到多少?下单时,交易指令应该如何组织及发送?价位变动到什么程度,这些单量的盈利或亏损会达到多少?出现这种情况后该怎么处理?是获利(割肉)平仓还是加码买卖?所有这些,都会起到提示你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当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可以将实际行情走势与当初的交易决策进行比较,以发现前面的思考有哪些欠缺或不成熟的地方。基本上来讲,模拟交易的存在让广大投资者获得了一个验证思维、熟悉操作的无风险平台,实际操作下来也不至于是纸上谈兵。 当然,模拟交易并不能完全替代真实交易。有些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模拟交易中成绩非常突出,但一到真实交易时就亏损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模拟者知道这是假的,模拟交易时,无论盈亏,心态比较稳。而正式交易时,稍有盈亏,一想到这是真金实银,就无法保持以往的心态了。是否具有平稳的心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期货交易中能否获胜的重要因素。但尽管如此,模拟交易可以促使学习速度加快这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 (二)从小单量开始 新手交易,应该以小单量开始。期货行情瞬息万变,新手由于缺乏实战及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一旦出现不利情况而不能及时处理,在单量较大的情况下,势必遭受重大损失,也会严重打击以后的交易信心。而小单量就不同了,即使处理不及时,资金损失也会在承受范围之内。另外由于剩余资金丰富,还可以尝试实行一些补救措施,这样也有利于交易经验的积累。 (三)不做流动性低和太近交割月的合约 流动性低,意味着成交量小或成交稀少,在这种情况下,买卖挂单的价格一般也会拉开了一段距离。比如,小麦期货在成交活跃时,买卖双方的价位咬得很紧,2 423元有人要卖,2 422元处有人要买。然而在成交稀少时,很可能出现买价为2 350元,卖价为2 425元的挂单情况。这时候,你很难在自己愿意的价格上成交。进出都不容易,意味着交易者必须承受额外的风险,故对新手来说,更不应该去碰。 对那些需要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离交割时间太近的合约也不应该碰。离交割月近的合约,一是保证金通常收得较高;二是由于接近交割,随着投机者交易逐步减少,流动性也越来越低;三是在交割月份还可能会遭遇到被逼仓的风险,导致额外损失。 股指期货实行现金交割,与实行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有较大差别,因为现金交割,也不存在提高保证金的问题,因此,近期合约的交易量反而是最高的,交易者应该选择较近的合约。 (四)市况不明朗不入市 市况不明朗可能由各种情况导致,比如说,近期缺乏新的刺激因素,买卖双方均采取观望态度,交投疏落,行情牛皮,就会不明朗;多空交战,势均力敌,买卖双方的较量处于相持阶段,呈现拉锯状态,反复涨落,也会呈现不明朗态势;一番暴涨或一轮大跌后,出现风雨过后的平静,行情盘整,大势不明朗;等待一项重大消息,未知揭晓结果是利多抑或利空,呈现激战前的沉寂,趋势也会不明朗。 期货交易的目的是为赚钱,赚钱要讲机会。市况不明朗,就是机会未到。如果在行情不明朗时也不肯歇手,很可能费神费力不挣钱,失去了投资意义。更为危险的是,由于一直混在市场中,离市场太近,正确判断大势的能力反而会降低,真的大行情来了,反而找不到方向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象。 (五)交易品种选择上不要贪多 有些新入市的交易者,刚进入期货市场时,看到屏幕上各个品种价格上下跳动,心情一下亢奋起来,这个品种想交易,那个品种也不愿意放弃。或者听其他人推荐另外的品种后觉得也不错,也进去参与一下,同时参与了很多品种的交易。 必须知道,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不一样,同时操作几十只股票并不难,但在期货交易上,即使有经验的交易者也很难同时进行三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期货合约交易。这是因为不同类别的期货品种差异性很大,而期货交易的高风险特征需要交易者时时刻刻地关注,一有问题就需要及时处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关注过多的品种,难免顾此失彼,最终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