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方案落地,但官方创新层名单依旧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创新层未来的政策红利也备受市场期待。近日,多位大型券商服务新三板领域的权威人士在接受广东广播电视台财经节目中心专访时表示,在创新层名单确定之前还有异议期,给企业再一次申报的机会。此外,即便分层实施后,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创新层企业估值大幅提升、以及融资相对便利等吸引眼球的现象。 设置3天异议期硬性标准下软性管理 6月初,股转公司有关负责人就挂牌公司分层答记者问时表示,创新层名单公布后,如果挂牌公司对分层结果有异议或者自愿放弃进入创新层的,应当在3个转让日内提出,全国股转公司将视异议核实情况调整分层结果。 对此,华南地区某大型券商投融资部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称,创新层审核期间,没有得到“门票”的企业可以通过申诉再定夺可否上;另一方面,创新层的企业如果觉得业绩等方面的基础没有打牢固,也可以按照自身企业的需求,再考虑是否留在创新层。 “设置申诉的初衷,政策是非常明确的,给企业再一次申报的机会,管理层是持很开放的态度,无论是创新层还是基础层都不是硬性的,更多地是在硬性标准里面还有软性的管理,这样给企业更大的空间。”上述券商负责人表示,因为能够上创新层的企业,不仅是硬性的业绩指标,还包含软性的方面,比如公司治理等等。 具体来看,根据企业的申诉,监管层将根据分层指标和企业情况进行确认,如果确认无误,到下次分层之前企业都将会留在这一层次中。 据《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的规定,每年4月30日之后层级调整时,全国股转系统根据维持标准,从创新层挂牌公司中自动筛选出不符合维持标准的挂牌公司,如果第一年不符合的,公司应当及时发布风险揭示公告,第二年仍不符合的,则将被调整到基础层;同时,全国股转系统根据分层标准,从基础层挂牌公司中自动筛选出符合创新层标准的挂牌公司,并确定创新层最终名单。 创新层估值重估、融资更便利? 估值方面,分层后首周准创新层和准基础层市盈率变化并不明显。中信证券的研究认为,准创新层和准基础层的PE(整体法,按上年年报计算)在过去一周的均值分别为23倍和31倍,准基础层公司的市盈率甚至高于准创新层。一方面这是由于准基础层企业中高达85%采取协议转让,显示的成交价格“虚高”所致,另一方面,创新层企业利润规模普遍较大,对应的成长性相对较低,也导致估值更为保守。 在接受采访的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看来,即便分层实施后,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创新层企业估值大幅提升、以及融资相对便利的现象,“如果短期就出现创新层企业估值明显提升、融资更加便利,那么新三板则重回不成熟的时代,挂牌企业应该着眼于更长远的目光,而非短期的刺激效应。” 受访机构人士还表示,在目前超过7000家的挂牌企业里,能够维持平稳增长的公司为数不多,企业再挂牌后,应该着重于未来的资本运作与实业相结合,不要做一些吸引眼球的事情。 联讯证券新三板首席研究官付立春表示,分层只是改变流动结构,并未增加整体流动性。创新层对创新层的虹吸效应固然会很大,对基础层也会产生不小负面影响。但为改善大部分基础层企业被动的局面,可能会有增量流动性引入政策预期。 承载试验田机制创新层“优等生”先喝“头啖汤” 对于分层后,创新层将会否承载试验田机制,比如先试先行的注册制、转板机制等等,都是市场上对创新层日后发展的期待。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称,创新层出现后,围绕创新层将出现不同于原有新三板的进入退出规则。特别是退出方面:对上是主动转板,对下是被动降层。未来创新层或将成为中国注册制的试验田,打破A股现有难上难下的局面,建立有如美国纳斯达克那样流动性好、竞争力强的市场新机制。 在接受采访的券商服务新三板领域的负责人看来,长远来看,创新层承载了更多试验田等创新的机制,但是短期来看,目前政策实施的时机还未成熟,“创新层之于新三板是一个新生的市场,发展迅速,目标是向纳斯达克的全球精选市场看齐。”上述机构人士还表示,希望能够进创新层的企业能够再接再厉,在市场里稳扎稳打,拿到“门票”的好孩子未来可以先喝“头啖汤”。 实际上,创新层未来的政策红利也丝毫不亚于A股市场。全国股转系统曾表示,创新层市场将以提高市场效率为核心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优先进行融资制度、交易制度的创新试点。 另外,还将对创新层挂牌公司建立一次审批、分期实施的储架发行制度和挂牌公司股东大会一次审议、董事会分期实施的授权发行机制,加强融资定价指导、限售管理和募集资金使用的管理;探索并购贷款和并购基金的可行性。除此之外,监管层还表示会放开挂牌同时定增时新增股东35人的限制。 如果挂牌企业仅把进入创新层看作最终目标,那么这标准也定得太低了,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应该把目标定得更高,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应该保持发展的脚步,否则将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