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专家

莫开伟:A股三次冲关MSCI失败并非坏事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6-16 09:25:14 来源:腾讯证券 作者:莫开伟

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明晟公司(MSCI)宣布将延迟把包括中国A股在内的诸多市场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中国A股将继续保留在2017年评估系列之中。这意味着A股冲关MSCI再次失败。


此次冲关失败引发国内广大投资者巨大反响,这种反响从感情上说可以理解,毕竟中国政府及监管当局就MSCI提出中国A股市场系列问题做出了不遗余力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消除了A股纳入MSCI的主要障碍,如有效解决实际权益拥有权、加强上市公司停复牌监管、改革QFII制度及放宽额度分配和资本流动两项限制等问题。就连MSCI编制机构今年的评估措辞也充满溢美之词,用到了“圆满”、“显著改善”等词,并对中国政府评价态度更为积极。


但笔者认为,国内广大投资者应以理性态度面对MSCI的决定,因为未能纳入说明A股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也表明A股与MSCI要求可能还有一定差距。这其实是好事而并非坏事:


首先,可找到A股市场差距所在,为中国政府及监管当局完善A股市场监管机制提供更为准确的思路和对策,有利进一步改善A股市场运行环境。据MSCI宣布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原因有三:一是QFII每月资本赎回不超上年净资产20%的额度限制尚存,制约国外投资者;二是中国交易所对涉及A股的金融产品预先审批的限制未解决;三是QFII额度分配、资本流动限制进展、交易所停牌新规仍需时间观察。从这里可看出,中国政府下一步仍需在这些主要方面着墨,加大A股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种监管措施。显然,此次冲关MSCI失败,会更加促使中国政府努力提升A股市场准入标准至国际水平的坚定决心,为国际投资者有效参与A股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A股成为国外广大投资者的乐园指日可待。


其次,国内广大投资者大可不必为A股第三次冲关MSCI失败而悲观。


一方面,A股市场投资价值回升及行情走好,靠的是中国基本经济增长面即企业经营改善和持续盈利及人民汇率走强的内在因素,而不是一个编制机构纳入MSCI指数就能改变目前颓势行情的外在因素。作为国内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应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不宜过分纠结一时得失,相反会因此次没有纳入,既会迫使中国上市公司加强经营管理,修炼内功,提高盈利能力,催动A股指数上行,增强对国际投资者吸引力;同时更会催促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在A股市场机制建设和监管方面倾注更多精力,会及时弥补A股市场监管各种漏洞,更加重视A股广大散户利益,出台更多有效监管措施,一个规范有序的A股市场为期不远。


另一方面,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最终都会纳入MSCI的,所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不必为此着急。因为中国A股市场已是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也是全世界第一大新兴市场,且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因而,一个没有A股市场国际指数,至少是不完整的。而且未来资本市场将会更加开放,国内国际市场互联互通将继续加速,A股纳入MSCI是早晚的事,正如我们越来越关注海外市场一样,全球投资者也越来越无法忽视A股的存在。从长期来看A股被纳入是一个历史必然,早晚会发生,应顺其自然。


再一方面,能否成功纳入MSCI,短期内对A股市场资金影响有限,不会导致A股股指剧烈波动。据MSCI信息,如果按5%的比例纳入A股,将会带来1200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但这和当前沪股通、QFII以及RQFII等渠道的万余亿元人民币额度相比并不大,影响也将非常有限。即便将来当A股以100%比例纳入MSCI指数时,根据A股在新兴市场指数,亚洲指数以及全球指数中所占比例依次为18.2%、20.7%以及2.3%可得,潜在流入资金规模最少4152亿美元,相对中国股市总市值7万亿美元,该数额大约仅占0.34%。显然,能否加入MSCI,并不能构成外资增量方面的颠覆性影响,甚至可以认为短期内增量资金带来的积极效应也将会非常有限。国内广大投资者不应对暂不纳入MSCI灰心丧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智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