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英国脱欧公投放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观察,结论会更加清晰,那就是英国应该继续留在欧盟。 尽管欧盟肇始于荷比卢关税同盟和法德煤钢共同体,但欧盟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欧洲共同市场那样简单。上世纪80年代开始,欧盟致力于打造“微观经济联盟”,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单一市场逐渐成熟,环境保护、社会管理、消费者保护和公平竞争上的统一监管基本形成;本世纪初,欧盟进一步推进“宏观经济联盟”,包括签署《财政紧缩条约》、设立欧洲稳定机制(ESM)和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等措施。从此时起,若仍用进出口贸易数量等微观指标去评价欧盟变得不合时宜,只有站在欧洲一体化的视角上,从涉及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宏观指标加以观察,才能触及问题本质,而这正是关于英国脱欧公投的讨论中所欠缺的。 欧盟比欧元区更加稳固 自1965年成立欧洲共同体以来,欧盟共经历了五次成员国的扩大,其中两次发生在过去20年间。而1999年诞生的欧元区作为欧洲国家从经济联盟向货币联盟的发展,被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更高阶段。 理论上,如果欧洲的整合是有效的,各国之间的内部差异应该逐步缩小,即欧盟成员国内部的宏观指标差异会比全体欧洲国家更小,而欧元区成员国内部的差异也应该小于欧盟成员国。 实证上,我们观察到人均GDP、政府支出占GDP比例、社会福利占GDP比例、家庭税负占GNI比例等四个宏观指标都呈现出了趋同。在过去20年的五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欧洲、欧盟和欧元区成员国这四个指标的内部差异是依次缩小或者大致相当的。但是,在企业税负占GNI比例和单位劳动力成本增速两个指标上,欧盟和欧元区都呈现出了分化的特征,即欧盟成员国的变异系数超过欧洲国家整体的变异系数,而欧元区超过欧盟成员国(见表1)。 表1:欧洲、欧盟和欧元区各国宏观指标的内部差异 数据来源:Haver Analytics 注:成员国范围以欧盟委员会为准,下同;变异系数为各成员国数据标准差与均值之比 这种分化主要是由欧元区的不稳定引起的,而不是欧盟。过去20年间,欧盟的企业税负占GNI比例的差异一直小于欧洲,这证明了欧盟对欧洲国家整合是有效的。欧元区成员国的企业税负占GNI比例差异则长期高于欧盟,特别是2009年欧债危机之后,二者的差异扩大(见图1)。 从单位劳动力成本增速的内部差异变化来看,欧盟相对欧元区的稳定性更加明显。欧元区诞生之前,整个欧洲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差异是显著高于欧盟的,这证明欧盟建立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规则功不可没。欧元诞生后至欧债危机前,欧元区的单位劳动力成本较之欧盟又进一步降低,欧洲一体化得以深入。但是欧债危机暴露出的各国财政纪律的缺失和单一货币政策的制约使欧元区遭遇到极大挑战,在紧缩压力之下的欧元区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了大幅分化,其内部差异甚至高于整个欧洲的差异(见图2)。 总体而言,过去20年间,欧洲一体化进程总体上仍在按照预定的方向有效率的发展,但在欧元区在欧债危机后暴露出其自身的脆弱性,欧元区成为了欧洲分化问题的主要来源。而矛盾的焦点就是企业税负和劳动力成本的统一融合上。反观欧盟,其相对欧元区要更加稳定。 数据来源:Haver Analytics 数据来源:Haver Analytics 欧盟充分利用新欧洲移民实现各国单位劳动力成本的整合 欧元区在整合劳动力成本上的不力,其实质是单一货币区的建立条件尚不具备之时,过早的实行了统一的货币。 在开放经济环境中,货币的价值应由各国之间相对的劳动生产率来决定。如果以人均GDP作为近似衡量,欧元区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的绝对水平实际上已经大于欧元区建立之初了。1999年,使用欧元的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卢森堡,它的人均GDP是最低的葡萄牙的3倍;2015年,欧元区人均GDP最高仍然是卢森堡,它的人均GDP已经是最低的拉脱维亚的4.3倍。这意味着,拉脱维亚在加入欧元区之后,不得不通过压低名义工资的方式来继续维持国际竞争力,从而出现收入越低的国家收入增长越慢的怪像。 而欧盟相比欧元区至少具有两大优势:1.在欧盟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不需要通过压低工资的方式获得竞争力,仅调整汇率即可;2.劳动力可以欧盟内部自由流动,中东欧的新欧盟成员国通过移居到西欧的老欧盟成员国就业,一方面降低了老欧盟成员国的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新欧盟成员国的国民收入,从而促进欧盟内部劳动力成本的趋同。 图3:欧盟机制下新老成员国的劳动力成本趋同 2004年欧盟第五次扩大后的10年间,东欧新成员国共向西欧输入了250万名劳动力,他们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对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帮助巨大,英国也不例外。事实上,英国在此过程中的获益并不逊于德国。过去20年中,英国在10大产业中7个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对德国出现了增长,而从全欧洲的角度看,2009年至2015年间,英国几乎所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该产业欧洲就业人数的比例均出现了提高,而德国只有6个。欧盟机制使英国爆发出了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 数据来源:Haver Analytics 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在欧盟框架下得以融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全球推广,而以法国、意大利和部分北欧国家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政策仍在欧洲盛行。二者的核心区别就是如何看待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新自由主义主张更多的私有化和更低的企业经营负担,而社会民主主义则强调保护劳工利益和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 正如上文的实证数据显示,欧元区没有很好的解决这种政策分野的问题。在欧元的框架下,各国没有独立货币政策,使得政府不得不更加依赖财政政策,但欧债危机之后,各国融资条件开始分化,经济下滑往往意味着财政紧缩和企业税负的增加。 欧盟更好的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两大政策主张在区域内的融合。欧盟内部,实行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政策的两大阵营,其企业盈利占GDP的比例经过35年的发展,实现了趋同。由于欧盟可以充分吸纳来自新成员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不必进行大幅度的减税措施,就可以实现企业盈利占GDP比例的增长,在适度缩减政策赤字的同时也没有使企业的经营自由和利润率受到不利影响(见图4)。 数据来源:Haver Analytics 注:新自由主义国家包括英国、德国、奥地利等8个欧盟国家;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丹麦、瑞典等10个欧盟国家;新欧盟成员国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等13个欧盟国家。 英国曾为在1992年因一场货币危机退出欧洲汇率机制而庆幸不已。但欧盟毕竟不是欧元区。正如上文所述,欧盟如今已经基本实现了建立“欧洲宏观联盟”的目标,欧盟国家和非欧盟的欧洲国家也不再存在着决定性的宏观差异。英国或许可以退出欧盟,但却无法退出不可阻挡地走向一体化的欧洲。 责任编辑:张文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