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投资机构专家

巴曙松:从国际比较看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选择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12-07 11:16:32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巴曙松

如何从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中选择符合我国当前市场需要的品种,开始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挑战。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金融衍生品作为“舶来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国外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相关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试点经验,其中特别是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产品选择路径的考察。

美国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源地以及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创新最为活跃的衍生品市场,引领着世界各地衍生品的发展趋势。目前,相当比率的衍生品种都诞生于美国,因而考察美国交易所衍生品的发展路径以及经济环境,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发达国家衍生品的推出顺序和条件,对我国推出衍生品的品种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最早的金融衍生品产生于1972年,当时,以固定汇率为主要内容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取而代之,汇率的不稳定使得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风险大大增加,汇率的波动对于利率和股市也产生了剧烈的影响;金融自由化改革放松了对利率和汇率的限制,促进了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但是也增加了汇率、利率波动的市场风险。出于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诞生了首份外汇期货合约,其后的发展遵循着货币—利率—股票的基本路径,都是以传统金融市场的成熟为前提,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汇率自由化的国际大环境和利率市场化的国内环境为发展汇率和利率衍生品创造了条件,此后股票等市场的壮大和完善又为股指和股票衍生品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英国和日本等其他的发达国家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晚于美国,但是由于享有后发优势,并出于本国经济环境的考虑,这些国家没有按照美国的路径演进,而是适时地推出了适应本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国家首先推出的品种以股票指数期货为主,体现了先简单、后复杂的思路。

近年来,新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占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地区)以高于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也使新兴市场的资本市场规模飞速发展。新兴市场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借鉴和吸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在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发展、完善了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如美国的衍生产品市场,从其发展商品期货算起,发展和完善用了差不多七八十年的时间,而新加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成熟则只用了几年时间。通过考察这些新兴国家地区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路径,对于我国正确的选择交易品种,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深陷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韩国未能及时完善风险管理市场。韩国在吸取防范金融风暴的经验教训后,由政府政策主导,大力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短短几年时间,从无到有,目前股指衍生品交易量在全球名列前茅。

新加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路径充分体现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性和灵活性,1986年推出的日经255指数期货,是世界上首个别国股指期货合约,此后陆续开发了以周边国家股票指数为标的的期货、期权合约,提供全世界最广泛的亚洲衍生商品种类及全亚洲最广泛的国际衍生商品种类。

通过分析以上新兴国家地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虽然各国的经济条件和实际需要各不相同,但是各国都进行了相似的路径选择:从股指期货切入,到股指期权,再到股票期权。它们的路径选择不同于发达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先货币、后债券、指数的道路,是在经过严密论证后做出的选择。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路径选择有其必然性:

(1)股票类金融衍生品具备了发展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市场规模大、价格波动频繁。新兴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经济的自由化、证券化程度日益提高,使股票市场的规模日益增大。

(2)股票市场波动和利率、汇率波动有极强的关联度,使得股票的衍生品交易能够为利率、汇率风险提供避险渠道。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实行开放的自由化经济政策,汇率、利率受国内、国际因素影响而波动频繁,使得股市系统性风险加大,股指期货不仅为股票市场投资者提供了避险工具,也为回避利率、汇率风险增加了一种选择。

(3)先推出一种产品,使参与者有足够的时间熟悉金融衍生品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在推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时候,都选择了循序渐进的道路,逐步地丰富交易的品种,政策上充分考虑了投资者、监管部门对市场认识的不够充分,市场发展初期都有一些限制,既保护投资者,也培育了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