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农产品期货

四个原因告诉你:玉米价格为啥又跌了?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7-02 00:18:36 来源:农产品期货网

5月中下旬开始,国内玉米价格开启上涨模式。而早在4月底,华北黄淮地区就已“快人一步”,两个多月的时间,以山东为首的深加工企业上调玉米收购价格至2000元/吨以上,个别地区直奔2100元/吨。追溯引发本轮行情的原因,非这点莫属——临储“后遗症”: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阶段玉米行情与2014年走势基本相同。同样是在东北玉米被大量收购之后,导致市场出现短暂供应缺口。令仅存部分余粮的华北黄淮地区有了“可乘之机”,价格自然涨起来。这也算得上是临储“后遗症”。


四个原因告诉你:玉米价格为啥又跌了?


不过从上周末开始,玉米市场来了个大反转:东北地区玉米行情“接棒”华北黄淮出现反弹趋势,反之,山东、河南等地玉米价格滞涨转跌,几天时间个别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最大跌幅达到100元/吨。俗话说得好: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莫非本次下跌只是因为之前涨得太多了?


1、玉米拍卖成交降温


自5月27日开始,决策层开始陆续投放2011-2013年国储库超期玉米,而投放量也是从一周一拍变成了一周两拍。在这五轮拍卖中,前几周成交情况不错,而本周28、29日的成交率及成交价格均出现下滑。其实这次政策粮投放数量较前期也出现了明显缩减。与此同时,21、22日投放期间,华北地区的玉米投放量已经出现明显下降,而到了本周基本已经完成了1000万吨的轮换指标,一定程度上导致华北黄淮地区的玉米高价稍有松动。当然,这是其一。行情宝小编还听说,每年这个阶段各地轮换玉米批量出库,导致政策粮拍卖下降的同时,也是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的另一原因。


2、进口粮食、新季小麦,替代时代又来了?


优质玉米在市场供应上出现明显缺口,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企业生产成本过高,就会选择其他替代品。正赶上小麦下来了,而且就目前的行情来看存在很高的性价比优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优质小麦到厂价也就2000元/吨左右,甚至有1800元/吨的价格。而江苏、安徽、广东等地优质小麦到厂价2200-2300元/斤附近。这与当时局地2000元/吨的玉米价格相比,对于企业的确很有诱惑力。尽管替代周期较短,不过对玉米市场已经构成一定压力。


说到替代品,肯定离不开“进口”俩字。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5月我国进口玉米103.7万吨,环比减少11.9万吨,同比增加63.3万吨。2016年5月我国进口玉米替代产品高粱、大麦、DDGS共计120.4万吨,环比增加6.1万吨,同比减少101.2万吨。别看玉米进口比上个月少了,单看4、5两个月进口量就已过百万。再加上其他进口替代品的陆续到港,以及相对低位的价格,均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打压。


3、需求端看似给力,实际……


玉米消费可分为饲料及工业。而饲料消费的最终端还是要看畜禽存栏情况。农业部公布的5月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中,生猪存栏37372 万头,较4 月环比上升0.4%;能繁母猪存栏3760 万头,较4 月环比下降0.3%。尽管生猪存栏这几个月有所增长,但仍处于历史低水平,对玉米的饲用需求的增加不可能出现立竿见影的影响。


而且最近猪价下跌,一些养殖户也坐不住了,纷纷出栏卖猪,特别是前期压栏的牛猪。一方面屠企压价,另一方面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户养殖压力增加的情况下选择了出栏,减少了一部分玉米的饲用消费。


4、2.6亿吨玉米摆在那儿,价格怎么涨?


临储政策改革、镰刀弯政策出台、决策层多方会面……这一系列举动都是围绕国储库庞大的玉米库存如何消化这一问题。行情宝粗略推算,经过五轮拍卖后,临储库中依旧剩余将近2.7亿吨的玉米。而2011、2012年的陈玉米基本已经通过拍卖的方式消化出去,仅剩不到400万吨的12年陈化玉米。尽管目前市场缺乏优质玉米,但决策层不会让价格出现明显大涨,接下来的出库主要以2013、2014年的存粮为主。


最后总结一下,目前玉米市场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政策粮投放期,尽管临储玉米拍卖并未正式开启,但这几轮的陈粮出库也着实给了市场一个下马威。但优质玉米存在缺口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行情宝认为在新粮上市前,仍会保持坚挺行情。市场一致认为新粮上市后,玉米价格还会出现一个下跌确实是。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不到一块钱一斤的玉米还能跌多少?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