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资讯

年内结构性行情为主 中小创或重迎升机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7-04 08:46:34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6月24日晚间,英国公投结果正式出炉,英国“意外”脱欧。突如其来的消息,令国际市场一时大乱,欧美股市纷纷重挫,人民币也受此影响于27日兑美元盘初跌破6.64关口,创出近6年来新低。本周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负责人董忠云在接受《红周刊》专访时表示,人民币此前较大幅度贬值是对英国“脱欧”冲击做出的短暂调整,“脱欧”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影响有限,对国内流动性冲击有限。同时,随着英国“脱欧”靴子的落地以及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的降低,下半年A股走势将更多受国内因素影响,主板和中小创走势有望分化,中小创个股或重迎升机。在他看来,受去年“股灾”的洗礼,当前部分新兴产业类的创业板公司在估值、业绩增速等方面优势正逐步显现,建议投资者在市场处于震荡区间过程中,重点挖掘业绩增速能覆盖估值调整的优秀成长股。


“脱欧”不改人民币中长期走势


英国公投“脱欧”成功后,引发国际外汇市场剧烈波动。除美元和日元外,全球其他主要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英镑和欧元受冲击最为明显,英镑兑美元在6月27日盘中大跌4%,最低至1.3129,刷新31年来的新低。受全球汇率波动影响,27日人民币也遭遇大幅贬值,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贬值599个基点,报于6.6375,跌破6.64关口。这也是自2015年8月人民币一次性大幅贬值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同时创出近6年来的新低。


不过从最新数据来看,6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在经历连续两天大跌后开始回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6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6324元,上涨204点,这也是自英国脱欧事件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的首次上调。


对此,董忠云分析说,人民币此次大幅贬值和之前年初贬值并不一样,虽然两者多是因为美元强势而被动贬值,但年初人民币汇率走低与资本流动有关,而此次贬值则是人民币为了消化英国“脱欧”带来的汇率冲击而做的一个短暂的调整。“‘脱欧’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英国自身经济条件还是相对较好,预计‘脱欧’后英镑调整短期内就会完成,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影响有限,并不会因此改变未来人民币的中长期走势,这从最近几天外汇市场的变化也可以感受得到。”董忠云强调,由于欧洲风险提升,避险需求推动各类资本从欧洲市场流出,而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相对稳定,有望吸引其中部分资金流入,此举反而可使人民币趁机释放部分贬值的压力。


董忠云表示,从央行最新动态来看,当前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还是在央行可接受范围之内。虽然近日央行货币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较大,但这主要是针对半年末流动性的调节,跟英国“脱欧”事件关系并不大。“脱欧事件对国内经济的流动性影响有限,影响更多地体现在短期汇率上。当然,如果未来‘脱欧’后续对全球市场产生持续较大影响,人民币贬值触发央行‘底线’,央行也不排除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后续降准,乃至极端情况下降息等措施也都有可能启动。”


就在英国宣布“脱欧”当晚,央行有关负责人表态称,央行密切关注英国脱欧公投情况,已注意到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金融市场的反应,并已做好应对预案。央行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年内结构性行情为主


预计主板与创业板走势将分化


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立即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大规模抛售潮。在6月24日和27日短短两个交易日,全球股市就蒸发了破纪录的3万亿美元市值!A股虽也未能幸免,但影响相对有限。例如,6月24日下午开盘大幅跳水,随后实现“V”字大反转,跌幅报收1.3%,而随后27日、28日两个交易日沪指则无视外围股市下跌走势,分别翻红上涨1.45%和0.58%。


“英国‘脱欧’消息出来后,对全球冲击较大,虽然中国股市也受到波动,但从经济层面来看,负面冲击还是比较间接和缓和的。未来英国和欧盟政治、经济关系的不确定性将上升,会导致两者的国际影响力下降,这样有可能让中国从中受益,增加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上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看,脱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利大于弊的,”董忠云分析说。同时,他表示,受“脱欧”事件影响,美联储年内加息的步伐可能出现“剧情反转”,目前市场甚至出现降息预期。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市场预期9月和11月加息的概率为0%,而预期这两个月降息的概率却已达到23%;预期12月加息的概率仅为7.7%,降息概率则超过了20%。


在董忠云看来,随着国外靴子的落地,年内A股走势将更多受国内因素的影响。如宏观角度来看,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进程对股市会产生影响,参考国外历史经验,供给侧改革后期股市走高的概率较大,甚至创出新高。“GDP增速新低,但目前中国经济风险并不大,宏观层面相信也能对A股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他表示,未来看A股走势还需从结构上分析,不能把A股当成一个整体市场来谈,应该将主板和创业板分开来看。首先从盈利状况来看,中小创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主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仅-3.85%,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负增长,中小板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15.39%,较2015年略有上行,创业板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61.8%,剔除板块中的盘子最大的温氏股份这个异常值,创业板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仍有38.25%,较2015年24.85%的增速大幅提升。


从市盈率上看,虽然今年以来主板和创业板均以横盘为主,但今年以来上证A股市盈率上升了近4%,创业板市盈率则下降近2%。如果未来A股相关指数继续横盘,上证A股市盈率上升、创业板市盈率下降这种趋势还会延续,而这实际上增加了创业板的估值优势。


此外,虽说现在市场是存量资金在博弈,但A股成交量在不同市场上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沪市成交量在下降,沪市资金在向深市的中小板、创业板转移,市场对于深市的参与度明显高于沪市。在今年5月17日,单中小板的成交量就开始高于上证成交量,这说明目前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中小创股票。


对于即将到来的7月份能否开启“吃饭行情”,董忠云坦言,市场能否开启吃饭行情,还要综合考虑深港通推出、养老金入市、沪伦通推出等利好,及英国脱欧的后续影响、万科复牌对市场的冲击等利空。他表示,预计年内仍将是结构性行情,沪指后续继续震荡的概率较大,创业板指数可能会首先企稳抬高。


看好新兴产业,建议布局优质成长股


对于行业机会,董忠云首推新兴产业,在他看来,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新兴产业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展示了我国较完整的新兴产业版图,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正在编制中,预计文化、传媒、体育、健康等产业都将列入规划中。此外,还有《中国制造2025》聚焦新兴产业中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16个重大专项。


“其实不仅是中国,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都经历过新旧产业交替的过程,而新兴产业崛起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巨型公司,而这一类公司就是我们在资本市场上需要重点挖掘的标的。”董忠云分析说。


以美国道琼斯指数成分股变化为例,从1997年到2005年,道指成分股发生了重大调整,美国最大的30家蓝筹公司在这8年时间中有14家企业被新企业替代,而微软、英特尔、思科和辉瑞等公司就是在此期间腾飞。例如,从1990年到1997年,微软的股价由每股0.44美元增长至每股7.15美元,回报率达到1508%;英特尔的股价由每股0.86美元增长至每股11.61美元,回报率达到1245%;思科的股价由每股0.07美元增长至每股6.21美元,回报率达到8664%等。从行业角度来看,当时主要是基本原料和重工业、石油天然气、消费品和服务以及交通逐渐让位于金融、医疗以及通讯和科技。具体到中国市场而言,董忠云比较看好信息技术、互联网、传媒、体育、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参考美国,中国新兴产业的崛起也势必与未来巨型公司的成长保持一致的步伐,从而催生掘金机会。不过,对于当前新兴产业聚集的创业板,估值过高一直是不少投资者头疼的问题。对此,董忠云分析说,创业板目前市盈率约75倍左右,纳斯达克市盈率约26倍左右,但我们不能由此简单得出创业板比纳斯达克估值明显偏高的结论。


“纳斯达克市场经过40余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市值巨大的成功企业,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英特尔、思科等,这些公司市值跟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超级大盘股市值差不多,他们拉低了纳斯达克市场整体的市盈率,如果去掉这些股票,纳斯达克其他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已经在100多倍以上了”,董忠云解释说。抛开纳斯达克超级大盘股,分析中美同等量级市值的上市公司估值,可以发现10亿美元~20亿美元的中小市值公司中,创业板市盈率约为86倍,纳斯达克市盈率约为142倍,5亿美元~10亿美元小市值公司中,创业板市盈率约为98倍,纳斯达克市盈率约为156倍。“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相对纳斯达克估值,市值在20亿美元以下的创业板公司具有估值优势。而从上市公司市值结构上看,20亿美元以下市值的创业板公司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约85%左右。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们的创业板市场还是有不少机会的。”


在具体投资机会方面,董忠云建议投资者可择机布局新兴产业领域的优质成长股。董忠云进一步解释说,“布局优秀成长股,即使未来股票指数(即市盈率估值)继续下挫,但只要公司业绩增长幅度(即每股收益)有能力覆盖个股估值的跌幅,那最后投资者还是有机会赚到正的投资收益,优秀成长股应该为未来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责任编辑:陈智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