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份英国公投“脱欧”尘埃落定、人民币加入MSCI以及深港通时间依旧模糊,不确定性因素会在下半年逐渐减少,由于A股市场向来有“七翻身”的特性,以及9、10月高奏凯歌的历史,因此下半年的A股市场可能会更值得期待。 而上半年资金关注的焦点中小板市场,或许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接过沪市领军的大旗,成为资金逐鹿的主战场。资本市场有可能率先完成经济转型,新经济有望成为价值投资的核心要素。 基本面:流动性松紧依旧关键 随着美国经济褐皮书的公布,其良好的经济走势再次被印证。 上海证券指出,6月美国加息本来应该是可行的,但可能由于外围经济因素,预计美联储可能延迟加息到7月份。一方面是欧洲、日本经济仍需保持货币宽松状态,另一方面也是考虑中国的汇改因素。 对于市场流动性而言,中金公司则指出,虽然无风险收益率受通胀下行及增长预期弱化的影响,有重拾下降趋势的可能,市场风险偏好可能继续降低。同时金融去杠杆以及监管的加强也可能导致局部的流动性干扰,下半年预计股市流动性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 中原证券也表示,衰退式宽松格局下,无风险利率仍将下行,但空间有限。面对实体经济去产能,经济依旧偏弱且通胀上行压力不大,经济处于短周期衰退格局,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货币政策预计维持中性基调,但新增信贷由于实体经济需求不振,规模会有所减少,债券资金供给有望被动式增加,这有助于促进债券收益率下行。不过,下半年美国可能再度加息,引发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 改革:技术创新是核心 那么,在流动性无法有效改善的情况下,能够刺激经济以及A股市场的,只有经济转型和技术改革。 目前,改革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各行业都出现以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创新,包括传统行业的新技术创新和更新。例如新出台的机器人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虚拟现实等。另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受政策的持续推进,从充电桩到动力电池,以及智能驾驶,整体产业链将受益。而低空领域的开放,也将为无人机的技术革新升级创造条件。 上海证券王伟力认为,改革所带来的成果将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部分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兴产业规模从无到有到巨大,这样的投资机会都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标的。 同样,海通证券指出,创新革命蓄势待发,智能制造引领潮流。2010年代是全球创新时代:2009年美国发布创新新战略1.0;随后以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席卷全球,带动了全球一轮创新高潮;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计划;2015年美国发布创新新战略2.0,重点提出了智能制造、先进汽车、计算机新领域等创新方向;我国在2015年同样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未来1~2年内新技术有可能再度爆发一轮创新高潮,而最具可能的方向则是智能制造领域,如智能汽车、VR(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 武汉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告诉 记者,“今年下半年,市场投资焦点肯定还是以新经济为主,从上半年行业板块表现来看,部分行业的技术革新、技术转变获得资金关注,比如OLED等,而锂电池板块则是整个行业复苏,整条产业链都被关注。所以,下半年,技术革新类的板块依旧是市场主角。” 市场:中小创仍是投资焦点 池中水有限,上半年投资主角中小创,下半年还会继续高歌猛进吗?还是会受制于估值压力,尽显跷跷板效应,主板重夺投资焦点?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深港通渐行渐近,中小创或许依旧是资金追逐的核心。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港通还有些技术问题,没法确定具体的时间,只能讲今年一定会通。 而在港股通活跃和港交所公告的推动下,近段时间对于深港通的预期明显升温。 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港股通交易量占港股整体交易量的比重,从2016年5月初每日约占1.5%的比例,已逐步增长到目前超过4%的水平。从资金流向来看,自今年4月25日开始,港股通交易已经连续41个交易日净流入,累计净流入646.0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49亿元)。截至6月27日,港股通2500亿元人民币的总额度仅余636亿元,使用率已达到75%。 对于主题投资,震荡格局之下,白马股以及防御性强的板块,会是稳健资金选择的标的。 中原证券认为,弱势格局下具有真实业绩支撑的白马股可能是相对较优的投资选择,这类个股业绩虽不具有爆发力,但较为稳定,同时估值适中,在业绩支撑下估值下行压力相对较小,具有抗跌性,一旦反弹来临,股价弹性又比传统防御性板块要大。 海通证券也指出,回顾2011年来的市场风格变化,在2011年单边熊市中,20倍以下PE的价值蓝筹股占优;在2012年弱势震荡市中,20~30倍PE的白马成长股占优;在2013年,中小创走牛,30~50倍PE的高成长股占优;在2014年至2015年中的全面牛市中,50倍以上PE的概念成长股占优;从2015年中至2016年1月底,市场再次走熊,价值蓝筹重新占优;目前处于震荡市,白马成长股有望重新占优。20~30倍PE的白马成长股的代表性行业如食品饮料、家电等,这两个行业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4%、15.2%,而高PE类公司在景气度较高的领域里精选,如代表智能制造的新能源、智能汽车链,代表新兴消费的体育、娱乐等。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