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附属

精铜进出口对铜价影响浅析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12-08 13:31:44 来源:中新网

目前,中国占全球精炼铜贸易量的比重已由2003年的20%左右上升至近50%的高水平,今年10月中国精炼铜进口量占全球进口量的42.86%。因此,中国的铜进口量对全球铜价的影响不断增强,尤其是去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大量进口不但扭转了铜价的颓势,也是铜价持续反弹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回顾分析中国精炼铜进出口量对研判铜价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精炼铜进口增大的趋势推动和支撑铜价长期看涨

2001年11月中国的铜进口出现了历史性的向上突破,这种增长局面持续到2005年10月,在此期间约每隔9个月出现一个进口小高峰,最高的单月进口是2002年8月的15.2万吨。长达四年多的高进口表明中国对精炼铜的需求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这也成为2006年铜价走出一波大涨行情的基础原因。2005年10月至2006年11月进口因铜价高企及国内调控而持续低迷,铜价创下8790美元历史高点。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铜价出现大幅调整,中国的进口重新恢复并于2007年3月达到20.1万吨,再次刷新了单月进口新高,受此支持,铜价开始止跌反弹,中国进口谷底较铜价的谷底提前了8个月。与此类似,2007年9月至12月铜价再次回落调整,此次进口谷底较铜价谷底提前4个月。2008年5月中国进口再次急剧萎缩,之后在金融风暴影响下铜价出现了崩盘式下跌,不过这个低迷期很短,2008年7月进口便开始重新增长,此后持续攀升并于6月创下单月37.5万吨的高点,这次中国的进口谷底较铜价谷底提前了6个月,中国巨量的进口对铜价的止跌反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回顾中可以清晰看到,随着中国进口量逐渐增加,中国的进口量占全球精炼铜贸易比重也在不断增加,铜价由2003年9月前约2000美元逐渐涨至目前7000美元以上。这说明是中国日益增加的进口量支撑起铜价的长期牛市,未来只要这种格局不改变,铜价这种长期牛市也难以改变。

二、中国精炼铜的出口能反映铜价短期波动

中国作为精炼铜短缺的国家,进口是主流,不过2000年来中国也偶尔出现较为明显的出口。经回顾发现,中国出口至韩国和新加坡的精炼铜的比重多数时间处于高位,尤其当出口量显著上升时,占比处于高位且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7月出口达到峰值时,中国出口至两国的比例为59.51%,类似,2005年12月、2006年3月、2007年7月和2008年8月峰值时,中国至两国的出口占比都在75%以上,最高达到99%。今年以来中国出口在沉寂数月后,从6月份开始逐月大幅增加,出口至上述两国的比重也迅速上升,9月、10月出口总量分别升至10.7万吨和18.5万吨,其中出口至两国的占比分别高达91%和85%。

LME在韩国和新加坡设有注册仓库,而中国的出口与上述两库的库存变化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尤其是库存增加时。

2008年9月至今年6月之前上述两库库存几乎处于下降状态,同期中国也几乎没有出口。今年6月,中国的精炼铜出口重现,而两国LME库存开始明显增加,10月两库库存共增加1.42万吨,同期中国至两国的出口量为1.58万吨,这意味中国的出口基本流向了LME的库存,中国精炼铜的出口很可能与LME的铜交易有关。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制造业不断扩张,中国的铜尤其精炼铜资源短缺越发明显,理论上中国不存在出口的条件,因此中国的精炼铜偶尔的出口具有特别的含义。从历史走势看,大部分时间中国精炼铜出口非常少,不过,2004年4月至8月间出现了一次历史性的峰值,连续三个月出口量在2.2万—2.8万吨,之后铜价稳步攀升。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中国的出口再度掀起高潮,单月出口超过1.9万吨以上就有9个月,最高曾攀至4.18万吨,而这期间发生过国储被挤仓事件,铜价也是节节攀升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之后,2007年5月至8月出口小高潮期间,铜价大起大落宽幅振荡,而2008年3月至7月的小高潮之后迎来了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上述的出口高潮与铜价的剧烈波动似乎存在某种的联系。

事实说明,中国的进出口倒挂与挤仓共同引发了铜价的疯狂,也说明中国偶尔的出口高潮往往是较大行情的征兆。

三、近期中国出口可能再掀高潮

经历近一年的零出口后,今年6月中国再现精炼铜出口,并呈逐月上升态势,10月份已经高达1.8万吨,此时铜价则已经自谷底反弹至6500美元。而对于此次中国出口再掀高潮,鉴于前文分析,笔者认为不排除未来出现一波较大行情的可能性。其实我们最大的担心莫过于铜市重演挤空致使铜价再次大幅攀升。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以来,中国进口规模已经远远高于之前的任何时期,供给相当充足,并且韩国和新加坡的总库存占LME总库存的比例也远远低于之前的状况,这意味中国投资者在LME市场的操作变得成熟,被挤空的风险较低。

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精炼铜的需求规模将越来越大,尽管目前已经实现了大量进口,但仍不具备持续大规模的出口条件。因此,应该关注今后中国对外精炼铜出口走向,假使再次符合前文所述2006年进口、出口、库存占比关系,则不排除铜价再次被激高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