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宗粮油贸易的金融属性开始隐现变局。”某外资银行高级副总裁罗玲玲在“2016年全球大宗粮油产业峰会”上做上述表示。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盛行一时的中国大豆、棕榈油等大宗农产品贸易融资呈现“断崖式”下降。依据中国海关数据,2015年中国大豆贸易融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25%下降至5%,人民币单边升值背景下的贸易融资似乎走到了尽头。 “2005—2014年十年间,中国大宗粮油进口企业闭着眼睛就可以做人民币升值,但进入2015年,随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民币启动双向浮动机制,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单向操作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罗玲玲解释。 中国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启动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以来,在岸人民币汇率从6.05元变化至上周五的6.68元,贬值比率高达10.4%。 “人民币双向浮动影响着大宗贸易融资,加上中国金融机构市场化利率的实质性改革,中国大宗粮油进口企业的金融属性愈加明显。”大连投资者张树坤认为,自2015年10月24日开始央行对于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意味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此市场格局下,中国大宗粮油贸易企业需要从单纯的买卖货物管理向“货物、货币”双重管理转变。 大宗粮油贸易、压榨利润已经非常微薄的当下,如何经营“货币”成为粮油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此,罗玲玲举例,比如,有国外供货商A、国内买家B和贸易公司C,正常情况下,按照货物管理模式,贸易公司C会用自有的采购资金,通过国外供货商A购买大豆,然后把大豆卖给国内买家B。但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贸易公司C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商谈较高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然后用现金存单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因为有现金存单作为质押,贸易公司C就获得了一个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如此一来,贸易公司C就有了利率差收益,此收益是在中国的银行的存管收益减掉贷款收益利率。显然,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贸易采购的情况下,贸易公司C经营货币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点。 国内外外汇、利率市场的新变化要求国内大宗粮油贸易、采购企业正视产业背后的“金融变局”。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