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今年前5个月的经营情况,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大体的环境已经出现明显的改善。 据相关数据显示,行业减亏成效显著,亏损企业亏损额176.0亿元,同比下降11.8%,其中铝亏损企业亏损40.5亿元,同比减亏22.4%。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7亿元,同比增长2.0%。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出现了可喜的情况,但长远来看,整个有色金属工业在调结构和转型升级方面任务依然较重,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低迷,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 有色金属行业企稳 但价格涨跌不一 从目前,我国有色金属价格和库存状况来看,截至7月中旬,稀土价格镨钕系和钕系价格下跌;而在小金属方面,海绵钛价格下降1.07%,钛精矿价格上涨2.08%,钼精矿价格上涨1.20%,锆英砂价格上涨1.05%,99.5%碳酸锂价格下跌1.29%。 基本金属、贵金属方面价格涨跌不一,白银价格下跌1.81%,铜价格上涨4.75%,镍价格上涨3.51%。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有色产品价格涨多跌少,主要是供给侧改革产生效果,前期的减产、停产、收储使得金属产量较去年明显减少。据统计,国内1月份至5月份的铝锌铅镍铜产量分别为1241.4万吨、248.5万吨、160.2万吨、7.1万吨和339.5万吨,相较去年全年的3141万吨、636万吨、386万吨、38万吨以及796万吨,除了铜之外,其它金属的产量都远远低于去年同期,支撑了金属价格。 其次,上半年是传统的开工旺季,需求不同程度的提升。财新制造业PMI自3月份攀升到49.7后,一直在49以上高位震荡,好于去年下半年。除了铅是销售淡季外,其他金属需求都有所回升,如下游不锈钢的价格今年以来上涨近千元/吨,对镍需求良好。而锌消费同比上升1.8%,供应过剩6.6万吨,比去年同期过剩13万吨有明显好转。至于铝方面,5月份国内汽车用铝量估算为26.3万吨,1月份至5月份累计为138万吨,同比增长5.6%。 此外,上半年受低价影响,金属增产速度缓慢。如1月份-5月份,国内新投电解铝产能仅为90万吨/年,较总产能3334万吨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出台也令房地产销售状况好转,基建投资加速带来制造业投资回暖,汽车等工业产品产销状况改善,进一步拉升需求。 对于下半年,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相较上半年,下半年支撑金属价格的利好因素将有所减弱,虽然9月份、10月份有一波开工旺季的浪潮,但往年都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依照惯性定律,今年预计也不会例外。此外,金属的复产、增产主要集中在今年下半年,比如,预计下半年铝市将有约150万吨/年的产能陆续投产,主要集中在四季度。政策方面,随着房地产销售额的增长,政府必将采取措施为市场降温,3月末,国家已经着手调控一线城市房价,目前为止,没有新的利好。 去产能库存 助力金属行业回稳 从中报预告来看,据《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按照申万行业分类来看,105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中已有58家预告了今年中期业绩,其中2家增亏、13家预增、7家预减、4家续盈、3家续亏、6家首亏、8家扭亏、6家略增、4家略减、3家减亏、2家不确定,以此计算的话,有31家公司中报预喜,占比53.45%。 上述58家公司中又有33家公布净利润变动幅度,江粉磁材和天齐锂业依然以净利润增幅1155%和1730%占据榜首地位,包括这两家公司在内,目前发布中报预告的有色金属公司中,有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翻番。 对于目前发布的有色金属公司业绩预告情况,有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业绩预告以同比上升为主,甚至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大幅上调半年度业绩,应该说行业回暖迹象明显。各公司业绩变动或修正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部分金属(黄金、锌、锂、镁、钨等)价格二季度上扬推升利润;其次,部分行业(稀土永磁等)下游需求增长导致企业产销规模扩张,销售收入上升;第三,部分企业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或通过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成本。此外,还有部分企业通过开展新业务、并购重组对业绩形成支撑”。 在行业去产能、去库存等背景之下,有色金属价格回升、企业降本增效并转变运营思路等,整个有色金属企业效益扭转。据工信部最新披露称,2016年前五个月,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2074亿元、利润68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8.6%;行业效益逐步好转,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76亿元,同比下降11.8%;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7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在12个工业行业中位居第二。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