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投资机构专家

丁志杰:美元或迎来阶段性强劲反弹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12-17 16:01:46 来源:对外经贸大学 作者:丁志杰

迪拜债务危机爆发后,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欧元受累下滑。而随着希腊、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欧元再遭打击。在截至12月15日的14个交易日里,欧元兑美元从11月25日1.51的峰值下滑近4%,美元指数则借势反弹超过3%。

笔者认为,目前欧元的下滑不是短期的市场过度反应,2009年大起大落的走势很可能在2010年重演。一方面,主权违约风险是欧元头顶挥之不去的阴影;另一方面,大国在外汇市场的博弈也将导致欧元很难全年维持强势,因此美元很可能出现阶段性强劲反弹。

首先,中、东欧债务问题随时可能拖累欧元下滑。

在欧元区,除了内部的希腊等国财政堪忧之外,中、东欧债务国是另一批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中、东欧外债大约90%来自西欧的奥地利、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德国等欧元区国家,其随时可能断裂的资金链条极易对欧元区造成重大打击,进而打压欧元。

IMF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估算,中、东欧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俄罗斯)目前的外债总额仍高达1.05万亿美元,占GDP总额的66.3%,明年的还本付息额就高达3521亿美元,占GDP总额的22.1%。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2季度末,匈牙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外债占GDP比重分别高达142%、104%和84%;乌克兰、立陶宛、罗马尼亚等国情况略好,但其外债占GDP比重也都在50%以上。外汇储备单薄是中、东欧发展中国家的另一共同点,其中保加利亚短期外债甚至略高于该国外汇储备,随时可能发生偿付危机。

俄罗斯虽然伴随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恢复了一些元气,但债务负担仍然沉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季度末,俄罗斯外债总额4756亿美元,略高于其44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一旦国际油价失去上升动力,俄罗斯重陷危机的风险并不低。

其次,美国庞大的发债规模需要美元的反弹予以配合。

发债筹资是2010年奥巴马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2009财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余额净增1.83万亿美元,创11.85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10财政年度预算赤字仍将高达1.43万亿美元。此外,2010年美国期限在1年以上的国债到期量高达7133亿美元,高于2009年6465亿美元的到期量,这意味着美国2010年中长期国债发行任务相当沉重。

保持货币的强势是确保发债顺利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国际社会广泛质疑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现实情况下,这一点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不难发现,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发债节奏与美元的走势配合极为默契。2008年8月至11月,美元指数从73附近最高攀升至88,飙升21%。同期美国国债存量迅速从2008年7月末的9.59万亿美元攀升至11月末的10.66万亿美元,4个月间余额净增超过1.07万亿美元,2008财年美国国债余额全年不过净增1.02万亿美元。随后在2009年1月至3月,美元指数再次经历了一轮上涨行情,从80附近最高触及到89,上涨了11%。而就在2月和3月,美国国债余额分别净增2450亿和2497亿美元,远高于2009财年平均每月1523亿美元的净增额。

第三,欧元区也乐见欧元适当贬值。

美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远小于欧洲。根据WTO统计数据,2005-2007年,美国进出口总额占GDP27.2%,而欧元区的两大火车头法国和德国的该项数值分别高达54.3%和83.3%。过于坚挺的欧元不利于欧元区经济的稳定复苏,而在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出口是欧洲各国决不会放弃的救命稻草,这也是欧元区众多高官在今年7月欧元兑美元攀上1.40以后频频高调宣称忧虑欧元过强,而在近期欧元下滑后则对欧元汇率群体沉默的内在原因。

总之,美国净债务国的地位决定了美国存在强烈的货币长期贬值冲动,但是美国必须努力控制美元的贬值节奏,以维护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并满足国家融资需求,这就注定了美元会出现阶段性的强劲反弹,以有效控制美元贬值预期。当前,美元策略的核心之一必然是借助欧元区内部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及财政质量的不平衡性,以及欧元区周边经济体债务违约的高风险性,持续打压欧元,而在目的达到后,美元的贬值倾向会再次占据上风。由此,外汇市场很可能迎来一个大起大落的2010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