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经济学家将车开进游泳池,然后摔断了脖子的故事吗?那是经济学家没有适当调整方向盘。用僵化的公式去套不断变化的市场背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自然在所难免。 而经济学家预测英国“脱欧”将会引发经济衰退的状况,被当前英国几乎全线向好的经济数据所“打脸”,就证明了脱离实际的“刻舟求剑”式经济分析预测结果,往往都是不靠谱的。经济学家们并不是上帝,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前景,也并不是靠经济学家按几下计算器就能算出来的。 回过头来看,3个月前。很多人还曾预计英国“脱欧”则将会损害英国经济。英国经济将陷入衰退,银行体系将陷入紊乱,欧元区则将会遭受可怕的打击。 然而,英国“脱欧”的真正受害,似乎却是那些冥顽不化,在脱欧之前配合欧盟官僚的舆论宣传,绘声绘色拿“脱欧”之后的可怖经济场景恐吓选民的“主流”经济学家。在“脱欧”两个月之后,除了英镑汇率暴跌15%的情况在短期内看起来不可逆之外,其他方面的经济负面预期几乎悉数落空,这令那些持悲观观点的经济专家尴尬不已。 当时,所谓的“专业经济学家”曾预计英国“脱欧”将使英国经济直接进入衰退局面。然而,迄今为止,英国安然无恙,其他欧元区国家也是如此。这对于专业末日预言的经济学家来说肯定是一场灾难,至少应该开始自省一些严重的问题。 如果回溯到几周之前,这些“末日经济学家”还在认真分析且预测英国“脱欧”可能产生的后果,并煞有其事告诉大家:英国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经济当前则将陷入衰退。来自主要投资银行的交易员、政府统计人员、以及政策和监管当局的官员,都一致预测英国“脱欧”后的经济活动状况将突然而急剧地放缓。 例如,7月上旬,世界上最大的货币管理集团贝莱德集团(BlackRock)称经济陷入衰退则是有可能的。贝莱德集团预计2016年下半年经济将会呈现负增长,美国银行则预测经济会出现严重滑坡。 然而,这似乎并不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和趋势。 上周,自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以来英国政局动荡,但你猜怎么着?英国经济数据出乎意料十分靓丽。英国7月通胀数据微幅上涨,但总体利率仍低于英国央行的2%个目标。由于随着工作的总人数创历史新高,英国7月就业数据向好,失业率再次下跌。 英国经济主要是以消费为主导,但英国“脱欧”后,广泛衡量零售业健康指数的英国7月零售销售数据甚至比之前更好。有悖于所有经济学家的预期,消费者似乎完全无视英国“脱欧”所造成的冲击和紊乱,而英国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5.9%。 正如经济数据所反映的那样,当前并没有更为广泛的证据表明欧洲经济受到损害。法国和意大利经济数据虽然一如既往地惨淡,但也没有进一步恶化,而整个欧元区则一如平常,但并没有呈现整体上涨趋势。的确,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周二(8月23日)公布的一份行业调查显示,欧元区8月PMI公布的数据显示并没有放缓的迹象,实际上,自英国“脱欧”以来欧元区经济有显著增长。 当然,从长期来看,英国经济可能会受到损害,且英国主要贸易伙伴则遍及英吉利海峡。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截止到2021年,英国经济则将会增长1.8%;而在英国“脱欧”之前,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拥有欧盟单一市场的准入权利,英国经济则将会增长2.1%。同样,荷兰经济可能增长1.1%,而随着有更多机会接触英国市场,荷兰经济则仅仅增长1.3%。 事实上,很多事情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从人口结构的变化,到比较税率,到生产率趋势等很多不同的事情正发生在发达的经济体英国,但实际上不可能精确分析哪些是由于“脱欧”造成的,哪些不是。现实情况是,英国“脱欧”则将意味着某些经济领域变得更糟,而某些领域则变得更好,但英国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则不会有很大变化。 问题正在于此,并非只是预测。绝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银行工作人员和基金经理都曾预测,英国“脱欧”将会短暂且严重打击英国经济。而在这种共识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正出售英镑和英国股票。当前并没有人计算英国“脱欧”的整体成本,但这一定是因为已经造成了一些非常重大的损失。 这需要一些解释。有两个问题,分别为次要问题和主要问题。 次要问题是大多数经济学家过多依赖于消费信心和调查数据,而不是真正的数字。因此,很难明白英国“脱欧”为什么会立刻引发经济衰退,除了消费信心的低迷可能会导致英国企业不会投资,消费者不愿意消费这一论点。 而这一观点证明是错误的,在作出任何一种方式或者其他方式预测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耐心等待实际数据的公布。 主要问题则是大多数银行经济学家、基金经理和政策研究所都希望英国“留欧”,因为如果英国“脱欧”,则只能想象“脱欧”带给英国经济灾难性的后果。但这肯定是不可接受的。经济学并不是可推算的科学道理,如物理学。但经济学应该比物理学更为客观。 没有人期望经济学家能作出完美的预测,经济学并非是可预测的科学。但如果完全错误地理解这样的重大事件,则要求质疑其相关性和有效性。至少,下一次涉及到全球影响的投票来临之时,投资者可以先将经济学家的建议和猜测抛之脑后。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