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间,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12家A股上市公司齐齐发布公告,称两家集团公司的合并事项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家公司实施重组。 根据公告所示,此次重组的方案是由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于是,国企改革纵深发展的成果——中国建材行业确切的说是中国水泥行业的巨无霸诞生了!因为根据数据统计,两家合并后,新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熟料产能将达到3.85亿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22%,水泥行业“巨无霸”这一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作为国企改革和去产能的三大攻坚任务(水泥、钢铁、煤炭)之一,水泥行业走在了前面。那么,曾经风传的钢铁行业航空母舰何时会驶进我们的视野呢?要知道,前段时间,成立南北钢铁集团的传言可是不绝于耳啊! 而8月24日,宝钢股份发布“自2016年7月27日起继续停牌预计不超过1个月”的公告提示,更是让人关注。 在说钢铁航空母舰之前,我们先看看新水泥巨无霸的未来前景。 首先,水泥巨无霸重组只是一个开始。 原中材集团和原中建材集团旗下共有12家A股上市公司(此外还有两家H股上市公司),分别是瑞泰科技、中国巨石、洛阳玻璃、中材科技、国统股份、北新建材、中材节能、天山股份、凯盛科技、中材国际、祁连山、宁夏建材。 虽然从较为理想的角度看,“两材”的合并有“互补”和“取长补短”的作用。但仔细看上述这12家A股上市公司,在他们原来“各为其主”的情况下,基本上是处于竞争状态的,尤其是在水泥、玻璃纤维等行业领域。 而“两材”重组后,上述12家A股上市公司是否还维持原状是个未知数。因为如果仅仅是换块牌子,却没有任何去产能的动作,那这样的重组也就没有了太大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重组之后,下一步应该还会有其他的动作。 第二,股市对建材巨无霸的出现并不十分热情。 看这几天这12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市表现,我们会发现股市对建材巨无霸的出现并不十分热情。 以8月25日的股市为例,我们看一看他们各自的表现。 8月25日截至收盘,瑞泰科技下跌,中国巨石下跌,洛阳玻璃下跌,中材科技下跌,国统股份下跌,北新建材微涨,中材节能下跌,天山股份下跌,凯盛科技下跌,中材国际下跌,祁连山下跌,宁夏建材微涨。 这几家,波澜不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波澜不惊的状况呢? 根本原因就是,在去产能没有取得实质成效的情况下,简单的整合重组是刺激不了股市热情的。 由以上两点看,建材业或者叫水泥行业巨无霸的出现,目前还没有太大的冲击力。 那么,钢铁行业的航空母舰呢? 客观地讲,从经营形势上看,水泥行业是不如钢铁行业的。 目前看,宝钢和武钢的重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传闻中首钢和河钢的重组,则迟迟未见消息。 但是按照目前钢铁行业的形势看,即便是河钢和首钢由于各种因素不能结合,在宝钢和武钢重组的引领下,钢铁行业的强强联合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钢铁行业去产能已经进入非常紧要的关头。 根据数据显示,至2016年7月底,全国钢铁行业退出产能2126万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4500万吨的47% 这个成绩,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 因为在期限内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完成未能过半,所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从8月22日开始,国务院组织的10个督查组,开始陆续奔赴各省市开展去产能督查。 第二,“非市场机制手段”可能会成为去产能的主要手段。 如果单靠市场,能不能解决目前钢铁行业的困境呢? “钢铁和煤炭行业之所以出现产能过剩,之所以现在要采取措施去产能,在一定意义上,市场机制已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单纯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此前谈及这次督查必要性时说。 也就是说,“非市场机制手段”有可能会成为去产能的主要手段。那么,“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的话,靠什么呢? 第三,钢铁股近期在股市的表现不错。 最近一段时间,钢铁股屡屡有上佳表现。 以8月25日为例,截至收盘,虽然大盘表现乏力,但钢铁股的表现却不错。比如,三钢闽光涨停,首钢股份涨幅超过4%,新钢股份涨3.05%、河钢股份涨2.15%、柳钢股份涨2.65%。 第四,钢铁价格上涨,去掉的产能有死灰复燃的危险。 目前,去产能面临严峻考验。根据媒体提供的数据,201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超过9.5亿吨,创下了历史纪录。而2016年上半年进口铁矿石同比继续增长9.1%,达到4.94亿吨。“如果按照这一速度继续下去,今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可能突破10亿吨大关。” 如此大规模的铁矿石进口,足见钢铁企业复产的积极性之高。 综合以上四点,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如果没有行政命令下的钢铁行业强强重组,即成立钢铁行业的航空母舰,是很难让去产能工作顺利完成的。而如果去产能的目标不能实现,那中国钢铁行业的未来很难美妙。 水泥巨无霸来了,那么钢铁行业的航空母舰还会远吗?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