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订单迎来了反弹。一轮原材料涨价,加快了制造业生产成本的上升。铜价可谓首当其冲,每吨从年初25000元涨到目前的55000元左右,已恢复到2008年10月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前的水平。 铜价上涨,给众多以铜为主原料的生产企业制造了接单、库存和资金周转等“麻烦”。更要命的是,这一轮铜价上涨充满了不确定性,东莞企业既担忧铜价上涨,更担忧突然下挫而“受伤”。 铜价翻番 最近,上涨的铜价干扰着东莞全良铜铝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全良”)执行董事陈金吉,让他在经营上显得小心翼翼。全良以铜铝的分条、切片为主要加工对象,其中铜制品占到企业全部产品的一半。 陈金吉告诉记者,这一轮铜价涨得有些离谱,国际上的电解铜价格已经涨到了50000元~60000元/吨的水平,比起年初已经翻了番。“年初时约在3000美元左右,现在已接近8000美元了。”陈金吉讲道。 国土资源部网日前一篇文章认为,铜价今年已暴涨120%,超越整体大宗商品,在宽松货币政策下,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明年有望继续冲高,铜价或可轻松越过每吨6万元大关。 对铜价上涨的诱因,业内说法莫衷一是。陈金吉认为,这种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基金炒作的结果。东莞日新传导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日新”)董事长李明斌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从国内企业同料的情况看,不是供需造成铜价的大幅上涨,基金炒作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国内基金没有这个实力,应该是国际大财团在助推铜价。” 李明斌说。 库存有险 铜价上涨一定程度上与基金炒作挂钩,这就使企业的库存面临风险。 陈金吉直言,国际基金的炒作,使铜价的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全良的贵金属原料成本在产品中占比非常高,因而库存原料价会直接影响企业盈亏。 为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全良的库存有几种不同的材质,加起来有1000吨到1500吨,可维持两个月的生产。如此之高的库存,一旦是高价入货,逢铜价下跌将损失惨重。 涉铜铝等贵金属制作的企业,都对原料价极为敏感。中堂一家铝材制造企业就因铝锭价急剧下降,仅库存铝就亏了1000多万元。业内普遍认为,贵金属加工企业最忌的就是囤积原材料,不然“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李明斌向记者透露,东莞以铜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企业不在少数,电线电缆及相关行业中仅台商团体中就有1000余家。加上连接器等产业,东莞的用铜企业保守估计有2000余家。铜价的变化,无疑牵动着这些企业的神经。 “涉及到铜加工的企业是比较敏感的,因为这些企业的产值往往非常大,一部分企业的产值都过十亿。”李明斌粗略估算,东莞的用铜量以现在的价格折算,不低于100亿元。 尽管铜价上涨,对于东莞的企业影响颇深,但是李明斌强调,比起长三角的企业,我们的企业可能影响要小一些。“以用铜较多的电线电缆行业为例,长三角的企业主要以粗电缆为主,用铜量比起我们要大得多,而且这些企业的毛利比较低。但东莞的企业不一样,主要是以电线产品为主,用铜量少,利润也要高一些。” 采购变通 昨日,李明斌指着早上刚收到的短信告诉记者,长江铜发来的现货报价是55405元/吨,这个价格比前几天应该低了一点。作为制造线缆的高新技术企业,日新所用是99.99%的纯铜,这个价格比起今年年初已经翻了一番。 不过,李明斌介绍说,日新的电线电缆产品中,铜原料在成本中的比例不足50%,部分产品只占到3成,所以铜价虽翻了一番,企业的成本上升有限。日新还在铜的采购中采用月结的方式,采购价按上海有色金属网发布的当月铜的月平均价计算。与下游的客户在签合同时也注明,定价过程中,铜价是按该平均值计算,这样一来,就把铜涨价的风险抵消掉了。 尽管日新按照浮动价格签合同能规避铜价带来的风险,但是李明斌认为铜价还是稳定好。“如果上半月铜价太低,而这时企业没有买入,等到下半月铜价大涨,而与客户签订合同也在下半月,这时再买入铜,就算按照月平均价,企业还是要吃亏的。”李明斌说。 相比日新,全良的生产成本就上升得更多。陈金吉认为,铜价在上涨,企业与客户的合同价格就显得低了,但是另一方面,企业与上游原料铜的供应商也是按照合同进货的,当时的价格也会低一些,所以可以抵消一部分。 记者初步调查,很多涉铜为原料的企业都为铜价的上涨深感头痛,因为铜价对于订单价格的影响实在太大,也直接带起了生产成本的上涨。 CRU:2010年铜铝价格将上涨 英国商业咨询公司CRU近日发布了关于全球经济和大宗商品价格预测的报告。 CRU的报告认为,2009年中国铝需求强劲,得益于中央政府的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政策等。2009年全球电解铝消费下滑接近10%,2010年需求有望在中国的拉动下达到10%的增速。明年全球铝价在需求旺盛,成本上涨的推动下,将呈现振荡上行趋势。 2009年中国铜供应基本保持稳定,但铜的需求上涨迅速,从而导致中国精炼铜进口剧增。CRU认为,未来全球铜矿产量可能低于预期将为铜价提供支撑,中国需求仍是未来铜价走势关键,而供给的短缺在2012年之后可能持续加大。另外,未来通货膨胀预期及美元贬值也可能推高铜的名义价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