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越收越紧,中概股回归的路越走越窄?9月1日,彭博社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中概股回归后借壳上市将设置估值上限,交易估值不超过借壳后公司预估利润的20倍。据国内媒体的后续报道,限制估值的确是指导意见,已经得到多家券商高管的确认。 早在5月6日,针对市场传言的“监管层暂缓中概股回归”的传闻,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正对中概股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因此后续是否还有更多政策,现在还很难说。 为什么? 中概股的平均估值仅为10余倍,而目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为70余倍,这是大部分中概股有意愿回归的动力之源,而中概股的“海归”身份,必然会让很多投资者高看一眼。之所以限制中概股估值,有多种意图,总的来说,一是打击海外市场与A股市场间的跨市场套利,二是金融维稳需要,既防止中概股的借壳抽血造成市场下跌,又防止投机气氛死灰复燃推高A股泡沫。这两点,从侧面理解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也无不可。 中概股回归过程中的重要参与方有数倍的套利空间,躲不过“深入分析研究”。套利空间来自于中概股回归过程中的三层溢价。先是私有化过程,中概股的私有化溢价整体上高达20%到30%,即便是高溢价,也很难让中小股东满意;其次是私有化资产跨市场的估值溢价;最后是A股借壳的壳成本溢价,仅举一例,栋梁新材今年3月23日发布股份转让协议,万邦德集团溢价受让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股份,受让成本达到每股32.49元,按停牌前价格计算溢价率高达218.2%。 就金融维稳而言,此前抑制资产泡沫被重点关注,诸如暴风科技回归A股拉出29个涨停板、被巨人网络借壳的世纪游轮拉出20个涨停板之类的疯狂炒作,无疑会让监层对中概股回归抱有警惕,中概股公司多是成长性较好的互联网公司,估值包含成长预期,但这也决定了公司只要愿意,总有故事可讲,甚至做出不切实际的业绩承诺。业绩承诺若不能兑现,计提商誉减值,损害的是中小股东的利益。A股不乏这类公司,今年5月,乐视网以98亿元高价收购乐视影业,后者承诺2016年至2018年的净利润不低于5.2亿元、7.3亿元以及10.4亿元,而乐视影业2015年的净利润仅为1.36亿。同时,在中概股强大的吸金能力之下,A股市场整体上可能出现抽血效应,这也是监管层不希望看到的。 怎么样? 限制估值作为非市场化的干预,类似于IPO限制市盈率,出发点虽好,但做法并不完全可取。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压住了一级市场,却没有办法阻止股价在二级市场的暴涨,而后者才是跨市场溢价的根本来源。由此可见,估值限制对中概股回归的实质性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局部的影响在于,限制估值会直接压低海外私有化过程中的溢价,而在A股,借壳带来的二级市场的炒作之风反而会因为估值的限制更为盛行。 限制中概股借壳估值是否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从IPO限制市盈率的效果就可见一斑。由于监管部门限制IPO市盈率——上限是23倍,我们看到,打新被认为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与此同时,打新中签的概率则大大减小,仅为0.05%左右,中签就等于天降横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IPO市盈率的限制使得去年新股上市后一个月平均回报率达到383%,巨大的上涨空间令投资者为之疯狂,助长了市场的非理性情绪。 战略新兴板取消,IPO注册制的推出也遥遥无期,这两点足以令很多埋头准备私有化的中概股心凉半截,此次借壳路上又遭逢限制,虽是虚惊一场,但也许会令已经完成私有化的中概股加速与政策赛跑,以便赶在更严的政策出台之前挤进A股的大门。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