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夏天刚刚准备离去,可大洋彼岸华尔街的投行们却感受到了秋冬的寒意。 由于投行业务的不景气,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正在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将业务重点转向更为基础的银行业务。 传统银行业务能不能改变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命运,这个目前还不好说。因为,传统银行业务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日前,根据《德国经理人杂志》报道称,德意志银行正在研究与德国商业银行合并的可能性。因为就在第二季度,德意志银行净利润为1800万欧元,同比暴跌了98%。 而在中国,各大银行的境遇虽然没有这么惨烈,但也并非如以前那么滋润。 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中国,看一看中国这些银行们的日子过的怎么样。 根据上半年的业绩报告看,中国主要银行的日子可谓乏善可陈。 在笔者看来,他们的财报以下三点特色明显。 一,净利润增速放缓。 截止到8月30日,中国五大银行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发布完毕。根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分别实现净利润1502.17亿元、1051.48亿元、930.37亿元、1339.03亿元、376.61亿元,增速明显放缓,分别同比增长0.8%、0.8%、2.52%、1.25%、0.9%。 二,部分银行利息净收入下降。 2016年上半年,农行营业收入减少137.62亿元,降幅达到5%;利息净收入减少205.36亿元,降幅为9.36%。交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81.48亿元,同比减少29.11亿元,占比为65.95%。建行利息净收入2109.90亿元,同比下降6.07%。 三,不良贷款率依然堪忧。 虽然不良贷款率形势不似2015年那样严峻,但依然在高位运行。其中,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5%,比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建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为1.63%,比去年末增长0.05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47%,比一季度末上升0.04个百分点;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微增0.01个百分点,为2.4%。 在这三点不佳的业绩元素中,不良贷款率尽管比去年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不是非常乐观。 下面,我根据各家银行财报,试举几例。 一,建设银行。 根据《建设银行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于2015年12月31日,个人住房贷款金额为2,773,895(百万元),不良贷款8,602(百万元),不良贷款率0.31;于2016年6月30日,个人住房贷款总额为3,181,677(百万元),不良贷款10,744(百万元),不良率为0.34%。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率提高了0.03%,这对于建设银行来说,是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 目前,房贷已经成为多家银行的优质资产。可是,这个人房贷不良贷款率的提高,却让人担忧。 二,工商银行。 根据工行中报,工商银行上半年该行共处置不良贷款1132亿元。截至2016年6月底,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5%,较2016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但较2016年一季度末下降0.1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较一季度减少84亿元。 看工行中报,按行业分的话,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多;而如果按区域分的话,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境外及其他区域,不良贷款压力较大。 批发和零售业,目前受电商影响较大,盈利艰难。根据《2016年版中国零售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6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6111亿元,增长7.7%。另外,2016年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4140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419亿元,增长2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1%;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5.4%、15.7%和29.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电商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比重。那么,实体行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率增加较多的话,这也不是个好消息。 而按照区域划分的话,环渤海地区陷于产业转型的阵痛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涉及到产业转型。这种不良贷款率,也是让人担忧的。 三,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算是几大国有银行中最高的。同时,也是形势最不容乐观的一家。 中国农业银行2016半年度报告显示,农行上半年总营收为2625.04亿元,同比下跌了5%,净利润 微弱增长0.8%,这是中国农业银行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业收入下滑,也是2016年已经发布半年业绩的银行中唯一营业收入下滑的银行。另外,根据农行半年报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农行在职员工总数为499059人,比上年末减少4023人。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2016半年度报告,批发和零售业贷款金额为64183(百万元),占总不良贷款比为34.4%,不良贷款率为13.88%。这个比例,已经很是可观了。实体批发零售业的现状不佳,所以农行的这个不良贷款率也难言乐观。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看,银行股半年业绩算不上差,但也算不上好,只能说是乏善可陈。而不良贷款率,虽然不像去年那么严峻,但依然让人担忧! 在各大银行披露半年报之后,银行股一度被追捧。但在笔者看来,因为以上因素,银行股的风险还是不小!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