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投资机构专家

芦苇:如何用定量模型预测A股点位?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9-23 11:37:15 来源:腾讯证券 作者:芦苇

由于股票本质是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其长期价值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正如Peter Lynch 所述:长期来说,股价几乎唯一取决于公司盈利。Charlie Munger 也提到:长期而言,股票投资的收益,很难超过企业经营的收益。根本上,股票其实就是公司本身,折现的绝对估值这一思想就是基于此。


从金融的角度来看,金融投资的长期回报和产业投资的长期回报,理论上应该趋于一致,否则会发生由于机会成本的考量,出现二者之间的双向套利,这是资本永远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的逐利天性决定的。


由以上的原理,可以推理一个定量估值的模型:用ROE的数据,代入金融投资中进行计算,从而推测金融资产的长期理论价值。


本文用A股的主要指数十年期的ROE数据,以2005年的指数点位作为初始条件,进行迭代计算,从而推出当下指数的理论价格,再对当下的指数做一定量判断。


当然,在计算之前,我们需要考察初始条件,即2005年的指数点位。当时的A股,经历2000-2004年以后的长期熊市,市场低迷,估值PE在20倍左右,综合考虑当时的十年期国债利率在5%左右,20倍的静态PE估值,是一个合理的估值状况。所以,我们以此作为初始条件,并不存在严重偏离的情况。当然,为了更加客观,我们可以人为的修正初始条件,比如将点位偏离到正负20%的区间,以作为定性测试之考察。


A股的总体量在过去十年,不断扩容,在相当程度上,股市已经可以代表中国经济本身,从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可以洞察宏观经济的状况。股市确实是经济的晴雨表。下图为Wind 全A指数,上证综指,深圳成指,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在过去12年间的ROE数据(2016年取半年报数据,乘以2作全年考虑,为预估ROE)。


图1 各主要指数长期ROE数据


图形上可以看出,以2007年为界,ROE数据一路下滑,四万亿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并没有拉动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2009年只是短暂的回升)。2015年以后的宽松政策,预估ROE有抬头趋势,但这不能证明中国经济正在好转。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而言,政府刺激未能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且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是:主要以中小公司所组成的中证500、深成指的ROE数据,下滑更为明显,而大型公司构成的指数,则下滑程度不及前者。笔者以为,中小公司或者民营经济,更有创新活力,更具企业家精神,更有创业家梦想,而这一类公司的盈利快速下滑,是值得忧虑的。我们需要致力于打造更好的投资经商环境,包括一系列的放松管制政策,给予民营经济更大的包容和发展空间。


我们将ROE数据迭代,并计算出各指数的理论价格,同时对比了2016年06月31号的指数点位(代入最新的指数点位,变化不大),见下图:


图2 各主要指数理论价与实际价,及实际价格的相对溢价率


对全部A股而言,当前点位,整体溢价31%,上证综指,折价43%,深成指折价15%,沪深300折价22%,而中证500,溢价高达107%。


折价最多的上证综指,银行和地产股多,而溢价最明显的指数为中证500,代表了小型公司的估值状况。


显然,大型公司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倾斜,使得ROE得到了某种程度支撑性的偏高,另一方面投资者对未来成长和风险的考虑,又给了银行股更低的估值状况。从而使得实际价偏低。中小型公司方面,从盈利的能力上看,不足以支撑当前的价格估值水平。


如果我们将初始条件上浮20%,则深成指和沪深300,实际点位和理论点位几乎一致,全部A股略有溢价,总体上处于合理水平。但中证500的高估依然是显著的。


这种基于过去的检验方法,不能直接简单的用来预测未来,虽然在长周期上,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过滤,但表面上的定量,其实仍然只能用于定性的判断。我们从过去推测今天,只能说明如果未来不出现大的波动变化,理论上应该是如此。但当前的中国经济,处于长周期变革的阶段,笔者向来反对整体的分析方法,微观的上市公司的竞争环境、盈利状况,是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整体股市的涨跌,不能作为个体必然跟随涨跌的条件。虽然中国股市个股与大势的关联度过高,但相信在未来经济转型的周期当中,会出现进一步的分化。


当然,上述的手法,不是那么精细,但因果关系是明确的,比起市面上宏观和策略只有关联分析的预测模型,上面的方法绝对不会是最差的。

责任编辑:唐正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