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6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投资类视频请将链接发至该投稿邮箱:616627409@qq.com,相关合作请联系:13738029006

七禾网 时间:2016-09-29 15:38:04 来源:言起投资 作者:苑举正

【七禾之声】苑文其详47--市场出现泡沫的必然性

简介

导师:苑举正

目前任职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担任国科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执行委员,台湾哲学学会监事(曾任副会长及理事),曾担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国际逻辑、方法论及科学哲学协会台湾分会」(LMPS TW)主席。1981 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并于1983 年赴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院攻读哲学,获得哲学学士(1984)、哲学硕士(1988)以及哲学博士(1995)。曾任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东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并于2005 年转任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迄今(2009 年升等正教授,2011 至2014 年担任系主任)。任教的科目有:科学哲学、英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科学哲学、哲学概论。对索罗斯(George Soros)的老师卡尔波普(SirKarl Raimund Popper)哲学有深厚研究。

内容提要

在讲求牟利的财经市场里,这种错误会因为操控欲望的扩张,而不断的发生。那么对于必然会发生错误的情况,我们是否就应当保持悲观的态度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索罗斯认为,发生错误是肥沃的

今天透过索罗斯的投资哲学,与大家聊聊这个题目。市场必然出现泡沫的关键,其实并不是知识,而是想要告诉我们,人的操控欲望,必然导致扭曲局面。这是老生常谈,至于说,如何活用,可以说是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于是,索罗斯决定向大家说明,他在市场上的成就,来自反射性与可错性哲学的理解。这个作法一定会引发所有参与市场人的注意,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赚钱。

在大家都想赚钱的情况下,所有企图解释市场的人都知道,如何赚钱这件事情,并不是谁说了算,而是掌握所有人集体意志下的趋势,让提早看清趋势发展的人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可乘之机。这是赚钱的道理,但问题是如何掌握呢?事实上,光有道理还不够,必须要能够清楚地把道理说出来,否则这跟迷信没有什么差别。索罗斯努力的方向,就是把「知识的可错性」与「常识的反射性」结合在一起,并且透过对于学院派哲学的批判,将这两个理念说明成一体的两面。

常言道“纸包不住火”就是反射性的道理。只要有违背常理的地方,就会出现令人诧异的改变,如果不以此为戒,还执意加深改变的幅度,那么过度激烈的情况势必会引发反扑。

我们可以说,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说求新求变是进步的动力,屡做惊人之举并坚持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连到底什么是真实都不得而知,那又如何确定错误呢?毕竟在不知何为真,何为假的情况之中,又要以什么作为标准,说明对错之间的区别呢?

这是标准的诡辩,在哲学的讨论中屡见不鲜。这种诡辩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预设了一种不可知论,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何者为真的缘故,所以怎么说都对。这是哲学界中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不过索罗斯却采取了一条不同的途径,让他所讨论的事物,不但有真假,而且他们还像基础一般的坚固;这就是财经市场。

索罗斯说,反射性到处可见,的确不稀奇,但人在市场中,容不得你说三道四,因为赚钱就是王道,赔钱就是难受的道理太明显了。其实在市场中的反射性,并不是一个经由推理所产生的概念,而是我们在认知世界中的常识。在市场中的人,喜欢将反射性解释成为市场兴衰与终必发生泡沫的理由,但道理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反射性的道理来自于我们对知识的信心。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以来,我们逐渐针对知识产生信心,养成了三种信念:第一,我们的思维可以与思考的对象分离;第二,被理论呈现的思考对象是固定的;第三,我们建构的知识是完美的,并且具有自我调节的均衡能力。这三点都不对,但财经理论却很特别,因为他坚持这三点。

首先,思考与思考对象是相互影响的,就像生活中的各种处境与我们的抉择息息相关一般;其次,我们的思考对象是动态变化的,因为每一个思考对象,其实都是先前思考过,并且与更先前的思考对象互动的结果;第三,知识不会是完美的,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所谓的知识在未来是什么;至少,我们可以确定,知识是不可预期的。

整体而言,我们太过于相信理性的力量,却低估情绪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虽然大家都希望理性主义决定一切,但事与愿违,有时候我们连为什么大多数人期待股市上涨,以及不愿意放空的情况都说不清楚。重点是,在不能排除情绪主宰下的市场,让我们对市场的掌握不足。强撑理论完美得想法,认为市场可以无限操控的结果,只能等待市场必然反射般的发生。在观望氛围致为浓厚与关键的财经市场中,泡沫发生的理由非常明显,主要的原因就是获利的期望过高,让投资人会以为,获利就是知识建构下的产物。

最要命的是,这些建构出来的知识,在一开始确实还能够掌握一些赚钱的要领,于是在无限制赚钱欲望的驱动之下,这些知识会被不断地沿用到不适用的范围,甚至以扭曲真实的方式来维持理论的有效性。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必然会产生市场崩盘,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泡沫。

索罗斯称这种必然性为“彼得原则”,意思是说:有一个能干的人名叫彼得,因为能干,而一直升官,被提高职务。直到有一天,彼得被提升到一个他无法胜任的职务,然后在职场上出了大纰漏。这个原则也说明了可错性必定会发生的原则。

在讲求牟利的财经市场里,这种错误会因为操控欲望的扩张,而不断的发生。那么对于必然会发生错误的情况,我们是否就应当保持悲观的态度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索罗斯认为,发生错误是肥沃的。

文/苑举正

七禾网

七禾网APP投资圈(安卓版)

七禾网

七禾网APP投资圈(苹果版)

七禾网

七禾网

七禾调研

七禾调研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