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结构优化 风险意识提升 引言 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执行了8年的玉米收储政策告别历史舞台,玉米市场从“政策市”过渡到“市场市”。今年是玉米市场化的第一年,市场主体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期货日报记者9月22—27日随大商所2016年黑龙江秋季农产品考察团进入玉米主产区进行了调研。 “坐在炕头上就把粮卖了”的时代一去不返 “你们家的玉米水分高,粒小,霉变也高,你们拉回去吧,不要!”东北玉米贸易商张兴对农妇李娟说。 “你就收了吧,我们家还有十几垧地呢,你少赚点儿,我也少赔点儿。”李娟边说边抹眼泪。 “不是我不愿意收,霉变这么高,收了我也卖不出去。今年是玉米市场化第一年,眼下的价格也不乐观。这不是你抹眼泪就能解决问题的事儿。” 张兴劝说。 李娟一直在哭,并且不肯离去。 这是期货日报记者在此次调研途中遇到的一个情景。 李娟家的玉米属于早熟品种,在记者调研期间已经收割完毕,并且收下来就拉到售粮点准备卖掉,但结果却不遂人愿。 这一幕不是李娟想看到的,也不是张兴想看到的。 今年玉米价格下跌得厉害,早熟的玉米零星上市,水分高,品质略差已成为行业人士的共识,而价格“葛优瘫”式下跌其实也在很多人的预期之中。 9月下旬的东北黑土地上,玉米、大豆和稻谷飘香,放眼望去满目金黄,但李娟的心情却如乌云密布般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种了几十垧玉米,质量普遍差,卖不出去的话,对于她来说无疑是晴天惊雷。 记者在随后几天的调研中也发现,今年新粮价格下跌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农民很受伤。 “今年玉米倒伏严重,收割成本将提升40%,玉米减产也已成定局。尽管种植玉米有补贴,但也无济于事。”鹤岗市绥滨农场农户李大说。 与此同时,玉米收储政策改革正把农民推向市场。过去,东北农民“坐在炕头上就把粮卖了”,而农民的种植行为很简单——种产量高、水分能达到国标、临储愿意收的玉米,不必考虑市场的品种、品质需求。但现在,这样的做法行不通了。 他们曾经因种植玉米致富,如今却因种植玉米陷入忧虑。一位农业专家对记者表示,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去验证,也需要市场主动去修正。改革需要伤筋动骨,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总要经历阵痛,玉米市场化改革也是一样。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玉米种植成本端相对稳定,短期变动较小,而粮食价格却时刻变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下跌将不可避免,这势必影响农民种粮收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对玉米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制度进行改革,国家相关部门随后也公布了相关细则,在东北及内蒙古实施用“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以实现在玉米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该地区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 但现有补贴似乎并不能完全覆盖玉米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鲁证期货农产品研究员蒋博恒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黑龙江地区为例,按照国家发放的补贴总金额与统计局玉米种植面积总数进行计算,可以估算黑龙江玉米直补为2550元/公顷,当地玉米种植成本普遍在10000元/公顷,按照目前潮粮平均收购价格900元/吨,单产9吨/垧计算,农民今年种植一公顷玉米,收益仅有650元,下降幅度依然很大。“更何况全国很多地区并不能享受到这一补贴,这些地方的农民玉米种植收益将受到更大影响。因此在短期来看,农民种粮收益将受到冲击。” 玉米种植面积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 从哈尔滨到鹤岗,再到富锦和密山的途中,尽收眼底的不仅仅是东北的地广人稀和美景,还有随处可见的豆田,以及不少水田。 “往年来调研,一天还见不到一块大豆田。今年调结构已初显成效,每天随处都能看到大豆田了。”南华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刘冰欣说。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取得“十二连增”,粮食总量达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不过,丰收背后,粮食收储面临新矛盾。特别是我国对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实行托市收购政策,粮食库存居高不下,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 就玉米来说,我国玉米产量连续十二年增加,特别是自2008年实行玉米临储政策以来,玉米总产量从1.66亿吨增至去年的2.246亿吨,种植面积达到5.72亿亩。 然而同快速增长的玉米产量相比,国内玉米需求量增幅明显落后,玉米供需呈现逐年结余的局面。结余下来的玉米绝大多数最终流入到临储库存之中,这导致临储库存不断攀升,库存一度超两亿吨。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更是成为国内玉米市场的常态。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两年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而我国玉米价格在托市收购的政策保护下始终处于高位。” 蒋博恒表示,托市保护导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价格虚高使得国内玉米需求受到抑制,内外玉米价格倒挂则引发玉米及相关替代物进口量不断攀升,从而形成了国内种植结构不科学、供需不平衡、高库存高进口的特殊情况。市场供需影响价格,而价格的变动将最终影响供需。因此要想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须首先取消托市保护政策,恢复玉米市场化,从而改善国内玉米种植结构,平衡玉米供需。 今年是玉米政策的改革年,根据国家政策,玉米临储托市收购取消,种植面积调整,引导玉米价格市场化,更多地发挥市场化机制,其中首要的就是玉米的种植面积调减。从为期一周的调研情况来看,东北三省在国家的调控下,种植结构有了一定调整,尤其是黑龙江地区调减比例较大。 据了解,2016/2017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360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10万公顷,减幅5.6%,也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 “如果今年玉米价格跌破农民所能承受的心理价,明年的种植结构会有大幅度的调整。今年调整不够多,很多农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张兴说。 期货日报记者在走访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时发现,该地区的玉米改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宝清县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当地的大豆面积由去年的1.1866万垧大幅增加至2.9993万垧,增幅达到153%。主要是由于开春播种玉米的时期,低温多雨,积温不够,错过了最佳播种时期,农户被迫转种大豆,而主动转种意愿并不强。在国家取消临储后,合作社普遍存观望心态,不敢与农户签订合同,而往年早已签完。从消费结构考虑,当地玉米的消化能力微乎其微,主要就是那几家饲料厂和酒厂,面临较大的玉米销路难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国家相关部门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推广“一主四辅”种植模式。“一主”是指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优质食用大豆供给。“四辅”是指实行玉米与马铃薯等薯类轮作,改变重迎茬,减轻土传病虫害,改善土壤物理和养分结构;实行籽粒玉米与青贮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麦草、饲用油菜等饲草作物轮作,以养带种、以种促养,满足草食畜牧业发展需要;实行玉米与谷子、高粱、燕麦、红小豆等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轮作,减少灌溉用水,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实行玉米与花生、向日葵、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轮作,增加食用植物油供给。 在行业人士看来,最近两三年,将是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过渡期。未来10年,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将取得明显成效,供需形势将从供应过剩逐步过渡到紧平衡,上下游产业实现均衡发展。 玉米淀粉加工行业“北退南进”格局有望扭转 连续8年的收储,让国内玉米价格节节攀升。导致东北地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守着“北大仓”,用着“高价粮”。 如今,随着玉米市场化的推进,临储政策导致的玉米市场价格倒挂格局有望被打破。 中国是全球玉米种植大国,也是玉米深加工产品淀粉的生产大国,年产量排在全球第二位,2013年产量达到2800万吨,同时玉米深加工产业布局相对集中,其中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是淀粉等深加工的主要产区。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淀粉这一生化产业重要原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然而作为淀粉传统主产区的东北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低位,个别淀粉加工厂甚至出现常年停机的情况。作为玉米淀粉的替代品,进口木薯干及木薯淀粉长驱直入挤占国产淀粉份额,导致在淀粉生产大国,淀粉需求企业却不得不使用进口淀粉进行生产。 蒋博恒认为,造成这一系列特殊情况的原因就是国产玉米价格偏高,玉米价格缺乏市场化定价,国产玉米与外国玉米价差悬殊。一旦玉米实现市场化,东北玉米价格将由全国价格的高地逐渐转变为价格的洼地,东北淀粉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将大幅降低,从而推高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竞争力。 玉米市场化后,国内玉米与进口玉米的价差也将大幅下降,回归正常态势,从而恢复国产玉米竞争力,夺回因进口替代而失去的市场份额,甚至沉寂多年的淀粉出口也将打开局面,进而使整个淀粉加工行业重新焕发活力。 我国是全球饲料生产和养殖大国,然而由于玉米等饲料原料内外价差巨大,长期以来国内饲料原料市场被进口替代物挤占,玉米、高粱、大麦、DDGS等饲料原料2015年进口量达3300万吨。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却采用进口原料来满足饲料养殖生产。如今玉米进行市场化改革,将不再需要舍近求远,国内饲料养殖业将享受到更低廉的玉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营活力和竞争力。 作为国内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国内玉米淀粉自2011年以来出口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就是国产淀粉价格缺乏比较优势。这与我国的淀粉生产大国的身份并不匹配。而国内淀粉价格偏高的原因就是其原料玉米的价格长期高于国外,自2011年以来国产玉米价格持续高于进口玉米,在2014年价差达到峰值1000元/吨。 “目前随着玉米价格的下行,价差逐步缩小,但依然高达400元/吨。在我国,国产玉米缺乏竞争力,将玉米及其深加工产品出口到国外更是难上加难。” 蒋博恒表示,玉米市场化后,国内玉米价格将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整个产业竞争力也将增加,从而促进玉米及淀粉等产品的出口。 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至今,玉米淀粉加工行业“北退南进”格局明显。这段时间内,东北玉米淀粉加工行业产能下降300万吨,其中,吉林减少100万吨、辽宁减少80万吨、内蒙古减少80万吨、黑龙江减少40万吨。同期,华北玉米淀粉加工行业产能增加310万吨,其中,山东增加190万吨、河北增加90万吨、河南增加30万吨。 玉米市场化,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优势会再次显现。 玉米市场化促进玉米期货更好发挥市场功能 今年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蒋和平坦言,受托市政策的影响,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玉米价格重新回归市场后,企业可更好地参与期货仓单、现货保值与库存期货保值等期转现和期现结合操作,抵抗价格波动风险。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利用农产品期货价格和波动指数开发新型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产品。 “玉米市场化将发挥价格调整作用,通过市场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与国际市场接轨。” 广州期货农产品研究员罗宇晖表示,部分农产品期货之所以成为“僵尸品种”,原因大抵都是国家的政策干预使得价格缺乏弹性,缺乏波动自然无法吸引资金的进场,这在玉米期货上得到深刻体现,而市场化将使得玉米的价格波动受市场的影响增大,激活玉米期货的交易热情,并使得玉米期货价格发现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大商所的玉米期货和玉米淀粉期货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7倍,日均持仓量同比分别增长5倍和15倍,参与交易客户数增速排在7个农产品品种中的前两位。“玉米回归市场化定价,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与境外期货市场形成联动作用。”一位市场人士表示。 该人士同时说,随着今年国内玉米由政策市转为市场定价,后期玉米期货价格的不确定性较多,新作玉米上市之后国内玉米期市持仓及基差未必会像2014年一样快速回落,只要国内玉米价格预期不合理,高持仓及高基差状况或长期存在。 “从玉米期价走势看,新作玉米大量上市之前玉米期价往往会有一个持续探底的过程,由于市场预期玉米将会大量供应而造成玉米价格超跌,目前玉米期价较上一年的临储收购价低550—600元/吨,远月玉米期价与进口完税价的价差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盘面数据表明,国内玉米的价格正在逐渐向国际接轨。” 华信万达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刘艳说。 “政策市向市场定价转变,价格的不确定性增大,这将使现货企业更加青睐运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彰显玉米期货市场的服务功能。如东北地区粮食贸易商因临储政策取消面临困境,面对市场化定价,不少都选择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罗宇晖说。 实际上,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内参与玉米期货的大型玉米贸易饲料企业增加了10余家,在中国500强的12家玉米贸易和饲料养殖企业中,参与玉米期货的有8家,占比67%。 刘艳告诉记者,自玉米淀粉期货上市之后,价格始终处在期现倒挂状态,目前基差在450—500元/吨左右。近期,玉米淀粉现货市场明显弱于玉米市场,淀粉现价下调速度快于期价跌幅,造成淀粉基差高位下滑,暗示淀粉市场供需现状明显好于供应偏紧的玉米市场。 期货日报记者查阅数据发现,从玉米淀粉期货的持仓来看,最近玉米淀粉期市再度直线增仓,目前持仓量超过100万手,折合淀粉实际数量1000万吨,占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的30%以上。 罗宇晖认为,期货市场通过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而玉米的市场化进一步加速了玉米期货市场的革新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期货创新之一的“保险+期货”也被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其中玉米是首批试点品种。“玉米期货将更好地助力玉米现货企业发展,研发和探索中的玉米场内期权未来也将给做市商提供更多对冲风险的渠道。” 玉米市场从政策市向市场化定价的转变正掀起玉米产业链及玉米期货市场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