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继续转好 提要 9月初以来,随着收储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及逐渐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郑州强麦期货探底回升,走出近几个月来的最大涨幅。笔者认为,由于大量相对质优的小麦被收购,使得市场小麦流通量下降,而需求进一步转好,强麦期货有望重现秋季攻势。 9月初以来,随着收储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及进入消费旺季,郑州强麦期货探底回升,走出近几个月来的最大涨幅。展望后市,由于市场流通的质优小麦数量下降,而需求继续转好,强麦期货有望继续维持偏强走势。 新作减产降质,有效供给量下降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今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下降,而由于生长期间出现不利天气,单产也不尽如人意,使得我国小麦总产量自2004年以来首次下降,连年增产趋势终结。据统计,今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为3.618亿亩,比去年减少30万亩;小麦总产量为1.29亿吨,比去年减少0.8%。 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主产区在收割期间连续出现阴雨天气,今年小麦质量大不如往年。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在8月中旬发布的2016年我国夏收小麦质量调查报告显示,9个小麦主产省收获的小麦整体质量明显不如去年,容重在三等以上的小麦比例明显下降,不完善粒超标问题较为突出,除山西省外,各省小麦不完善粒皆有超标。其中,黄淮地区小麦灌浆期和收获期普遍受降雨等特殊气候的影响,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4省不完善粒超标较为严重。同时,大量等外麦基本退出面粉加工领域,只能作为饲料消费,使得小麦有效供给量大幅降低。 收购力度空前,市场流通量减少 由于今年的小麦品质下降,不符合收购标准的小麦增多,收购一度因为质量问题停滞不前。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政府采取了放宽收购标准、安排资金鼓励民间机构收购等应急措施促进收购。在收储后期,收购进度明显加快,至收购期结束,小麦收购量不减反增。截至9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7282万吨,同比增加791万吨,占全年小麦产量的55%以上,这是自2006年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之后累计收购量最多的一年。 在托市收购方面,尽管国家未公开发布托市收购数量信息,但是据相关渠道信息,截至9月20日,托市收购量已经超过2800万吨,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托市收购量最高的一年。大量相对质优的小麦被收购,使得市场小麦流通量下降。 现货稳中有升,收储价有望持稳 随着气温下降以及四季度节日增多,小麦消费逐渐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面粉价格和麸皮价格相对坚挺,使得面粉厂加工利润维持正值,刺激其加大小麦收购力度。据调查,目前主产区面粉价格在1.52—1.56元/斤,麸皮在0.56—0.6元/斤,均为年内高点水平,而不完善粒在10%以内的普通小麦价格在1.2—1.23元/斤,为新麦上市以来的最高点。水涨船高,优质强筋小麦更是高居于2500元/吨以上。 另外,根据以往经验,为稳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每年麦播期间,政府都会发布下一年的最低收购价。目前大多市场人士认为,政府可能会调低2017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依据是政府终止了大多数农产品收储,对早籼稻收储价也进行了向下调整。不过,笔者认为,由于今年小麦播种面积已经出现下降的苗头,而且出现减产,作为最重要的口粮之一,若大幅调整小麦收储价,将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2017年的小麦收储价有望保持在今年的水平内,即便下调,幅度也会在0.02元/斤以内,对目前小麦尤其是优质强筋小麦价格影响不大。 整体来看,今年罕见的小麦减产降质,使得本就处于紧平衡的小麦市场进一步紧张,叠加需求旺季来临,强麦期货有望重现秋季攻势。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