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私募做市的红利即将降临新三板,但近来,券商退出挂牌公司做市报价正形成一股潮流。协议转做市的企业数量不断创新低,而做市转协议的公司越来越多。 多数转协议的挂牌公司都是准备IPO或者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挂牌企业,为了解决股权不稳定性而告别做市。也有不少做市商退出企业是由于企业出现业绩变脸,这时做市商和投资者都面临股权处置的问题。 有做市业务人士表示,做市商退出企业报价的现象说明了市场正在回归理性,从盲目摊大饼转向差异化、精细化服务。在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做市商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轻易找到做市商的时代已经结束。 拟IPO企业无心“恋做市” 本周以来,已经有9家证券公司发布16起退出为企业提供做市报价服务的公告,其中去年从二级市场买入库存股较多的天风证券退出做市企业多达5家。 虽然私募做市商即将入场,但不少做市企业和券商做市商已经打起退堂鼓。今年9月,公告交易方式转为做市的企业数量只有16家,创下历史最低,远远低于去年月均100多家的水平。同时,从“更高级”的做市交易转为协议交易的企业超过8家,创下历史新高。 华南一家券商的做市部门交易员表示,“券商退出企业做市有多个原因,有的是去申请IPO,有的企业质地暴露、发展不及预期,迫使做市商割肉。” 本周,多家做市商退出的企业都是进入了IPO辅导的转板概念股,麟龙股份(430515.OC)、晓鸣农牧(831243.OC)、田野股份(832023.OC)、天迈科技(831392.OC)、绿岸网络(430229.OC)、千年设计(833545.OC)等都公布了申请IPO的意愿。其中,瑞可达(831274.OC)直接从做市更为协议,上月以来,公司做市转让价格上涨了17%。 在做市商持续报价下,做市企业股权更易分散,对于拟IPO公司而言股权结构存在不稳定性,因此会选择先转为协议交易。 一位券商做市业务人士认为,新三板企业去IPO的质地一般较好,并且经过新三板的规范后,IPO成功的概率较大。至于做市商库存股如何退出,他表示,“一般是按照Pre-IPO的定价被公司回购,之前行情好的时候,做市商的议价能力比较强。现在行情不好,大家都亏着钱,突然有人出高价回购,就很容易谈成。而且拟IPO企业不缺机构投资者,大股东回购都认为值。” 今年以来已经有1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由于申请IPO从做市转让变更为协议转让,还有5家挂牌公司由于并购不得不退出做市。今年1月,奇维科技(430608.OC)被上市公司雷科防务(002413.OC)以超过一倍的溢价全部收购,交易价格8.95亿元,同时,奇维科技从做市转为协议交易并从新三板摘牌。 新三板资深二级市场投资人大胡告诉记者,“企业放弃做市对个人投资者有利有弊,短期资金可能面临不好退出的状况。有的个股转协议后仓位锁定,没有流动性,不能卖出。而一旦IPO验收完毕后,企业很快会停牌,这时候投资者就只能去赌IPO了。” 做市商“吃黄莲” 不过,退出做市的也不全是谋求更高平台的优等生,还有业绩变脸的问题公司。周二,东海证券公告退出为天津枫盛阳医疗器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430431.OC)做市报价服务。 今年4月,刚刚完成完成8000万元融资的枫盛阳爆出公司董事长刘金玲因个人财产纠纷,导致其持有的62%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随后其因个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当地警方立案侦查。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亏损额高达1.88亿元,截至6月末净资产仅剩下1000万元。 枫盛阳一度拥有11家做市商,按照三次都在6元以上的定增价格以及二级市场最高24.3元的做市转让价,做市商取得库存股的成本较高,而公司8月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价格已跌至1.45元。 7月以来,已有7家券商宣布退出为其做市。前述做市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做市商即使宣布退出也退不了,因为股票还在自己的账户上卖不出去,这相当于不良资产,只有通过卖壳等方式进行处置。 对于其他投资者而言,目前股转公司还没有明确规定做市商退出后散户投资者手中股权的处置问题。大胡对记者表示,“投资者可能面临血本无归。因为目前制度上尚未规定一段时间在做市转协议后允许散户逃跑,所以散户只能自己审时度势,在利空消息暴露的时赶紧卖掉,不然等到最后真的可能一钱不值。”不过,他认为,绝大部分做市转协议的企业都出于公司IPO、并购等资本运作的需求,真正基本面暴露风险的案例属于个别现象。 浙江春芽资本创始合伙人赵晓华建议投资者在个股转协议后,多跟挂牌公司深入沟通协调。因为转协议后,股票价格会更加不稳定,账上市值变化较快,投资者心里会缺乏安全感。 截止10月12日,新三板上做市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647家,随着市场继续扩容还会进一步增长。与此相比,做市商的数量和资金投入显得捉襟见肘。 前述券商人士表示,券商退出企业做市说明市场已经回归理性,“这说明各家做市商的投资风格在分化,一家企业有的看好有的不看好,告别了之前企业只要做市就能找到做市商的时代。有的做市商卖着卖着,卖得差不多自然就退出来了。” 他表示,由于做市商资金、人员有限,会选择重点扶持的企业去承担报价义务和提供精细化服务,不再是摊大饼式的扩张。做市商可以为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定增、上市公司并购等等。 责任编辑:熊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