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下的高增长 鞍山钢铁一位销售主管对记者说“市场上一直担心钢铁的产能过剩问题,甚至谈虎色变。而我们认为产能过剩对于钢铁这种周期性行业是长期的正常现象,并且程度远不如市场想象的那样恐怖。” 据记者了解,一般而言,对于国际钢铁企业,整体产能发挥的正常水平仅是70%-80%。我们国内近期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所能达到的利用率一般也就在80%-85%之间。 从中钢协公布的最新消息测算,前三季度实际的粗钢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82%。分品种看,螺纹、线材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1%和88%,板材稍低;冷卷、热卷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87%和83%。整体看,产能利用率恢复到一个合理水平,长材的产能利用率已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2009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2008年相同,实际固定资产投资甚至更高。然而较高水平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一定能转化为产能增长。 鞍钢一位高层透露,以鞍钢为例,2008年、2009年的大部分投资用于扩大下游轧钢厂的产能,例如建造热轧钢生产线而非鼓风炉。粗钢产能没有增加,但成品钢材组合正在变化。而且目前的投资主要是用于过去两年开工的项目。在产能扩张完工后投资也将持续一段时间。在鼓风炉架设好之后,钢铁厂需要建造与产能相关的设施,如仓库、道路等。所以,新增的投资不一定能够变成新增产能。 “钢厂如果不适当控制产量的话显然不利于市场供求平衡,会明显抑制钢价的上涨,而近期连跌的钢价也表现出了这种趋势。” 侯志芸表示,目前的钢材价位还有利润空间,据以往经验,钢价只有跌破成本才会减产量,重获供需平衡,迎来价格反弹。 鞍钢的高层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好转,钢铁企业的盈利恢复是明确的,仅仅是时间早晚的事。如果实际粗钢产量达到5.2亿至5.4亿吨,在最大产量5.7(或6)亿吨时对应的合理吨钢边际毛利分别为510-620(400-500)元/吨。这种盈利水平从历史上看,已经进入中等偏上的盈利区间。 据鞍钢的负责人介绍,目前钢铁企业依照的是2005年的钢铁产业政策,已经过了五年,现在来看已经与目前的钢铁产业发展实际不协调,而且政策的误导作用已经产生。 当时的产业政策一味地强调“板管比”,导致我们国有的的大钢厂一窝蜂上板材项目,加上淘汰落后标准只看高炉转炉的大小,直接带来热轧产能短期迅速扩大,形成严重的过剩产能,出现长期以来“高附加值”的热卷价格卖不过低附加值的螺纹钢、线材。淘汰落后标准还带来一个后果,大大小小的钢厂都拼命上大高炉大转炉,怕落单被淘汰。实际上大量的钢厂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提高环保标准来谋求发展,而不是单纯上项目扩产能。好在目前工信部已经认识这个问题,开始着手作一些政策修订。 市场信号作用哪去了? 鞍钢的这位负责人介绍,从上世纪90年末开始控制钢铁产能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提钢铁产能过剩。粗钢产量3亿吨过剩、4亿吨过剩、6亿吨过剩、7亿吨过剩??但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得出一个结论:中国钢铁需求到底是多少、峰值在哪里、低谷在哪里?包括目前舆论普遍提出的6.6亿吨产能中有1亿吨过剩产能,有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与预测? “产能过剩是事实,但过剩多少?合理过剩值在哪里?何时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这个问题需要权威部门认真研究,科学决策,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否则的话,按照3亿吨就过剩的调控政策,中国现在的钢价早已飞上天了。”鞍钢的那位负责人激动地对记者说。 2009年上半年,伴随着产量恢复增长和钢价触底反弹,钢铁行业扭亏为盈,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上半年行业综合毛利率为4.59%,尽管同比减少9.04个百分点,但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继续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从钢铁行业利润率来看,得出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结论为时过早,目前的产能过剩对行业盈利水平的影响程度并不显著。 “钢铁产能过剩是一种长期现象,产能不过剩只会阶段性的出现。”房荣荣说。 行业专家指出,钢铁行业集约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不强,大多数的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从产能利用率看,钢铁产能利用率仅为75.8%,较全球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同时还有庞大的在建和拟建产能。 据了解,为了贯彻落实振兴规划和38号文件精神,工信部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快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建立和完善淘汰落后的产能退出机制,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规范铁矿石秩序等政策措施。 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是钢铁应对危机,解决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性措施。根据振兴规划的要求,今年3月份,工信部启动了加快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指导意见的编制工作。经过反复研究,形成了加快钢铁产业重组的初步意见,目前已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支持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钢铁企业集团,鼓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跨区域战略性重组。同时促进地区特别是钢铁产钢大省进行产业整合,并参与全国性的工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