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沪市当日振幅仅0.38%,刷新14年以来新低。10月13日,沪市振幅0.40%,继续逼近低位。A股横盘的格局到底还要多久? 据统计从2002年10月1日至今的3404个交易日,按振幅从小到大排列后可以发现,2016年9月份开始大盘波动幅度明显变小。而在这3404个交易日中,振幅最小的前五名竟然全部出自2016年9月和10月。 回头看过去两年的上证综指表现,可以清晰地勾绘出先大涨、再大跌,然后震荡横行的走势。而如今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市场局势,让很多投资者都不习惯了。 有私募人士透露,主动管理型产品的日子并不好过,要想获得相对收益,即跑赢指数,都比较困难。在震荡市下,有不少私募开始运用“T+0”的交易策略。 “其实去年就开始有很多人做T+0了,因为当时买了股票被套牢了,反正股票死在那边,也不会产生收益,还不如在被套的股票上做T+0,倒腾一下,多少有点钱出来。”一位业内人士解释。 震荡市催生T+0 一位上海的私募投资总监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T+0也叫日内回转交易,是一种交易操作手法。按照规定,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股票和基金交易实行“T+1”的交易方式,T指的是交易日,T+1的意思即,当日买进的股票,当日不可以卖出,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但T+0策略可以模拟出同日买卖的效果。 在这种逻辑下,如果股价在单边上涨或单边下跌,这种交易手法就并不适用,因此往往要在震荡市中才能实现。 A股这样的交易规定,与外围市场通行的T+0交易制度不同。如港股市场中,就存在投资者在很近的价位区间内挂多单和空单,比如1元挂多单,1.01元挂空单,如果资金量大,来回短频交易的获利也相当丰厚。 频繁的低买高卖,让人想到程序化交易,但私募人士指出,T+0交易手法与程序化交易还是截然不同的。 “程序化也不是万能的,而这是需要高度盘感的,很多时候觉得单子不对,直接原价砍掉,或者亏1分钱砍掉。”而另一位私募合伙人则介绍,日内的程序化基础投资不小,并不是能够说做就做的。 有人频繁T+0是为了赚佣金 在套牢盘中获利,显然不是业内进行T+0交易的唯一原因,澎湃新闻了解到,有团队这样操作是为了赚取佣金。 有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确认,业内确实有团队用数亿元资金进行频繁的T+0操作。“可能给自己在证券公司挂一个证券经纪人,自己给自己提佣金。由于自己是自己的客户,自己打的成交量给自己提,这在业内很常见。” 证券公司可以通过公司员工或者委托公司以外的人员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所谓证券经纪人,是指接受证券公司的委托,代理其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的证券公司以外的自然人,职责上有点类似于营业部的客户经理。但一般来说,券商经纪人没有底薪,佣金的提成高于客户经理。 T+0交易造成千股横盘? 尽管私募圈确实存在T+0交易手法,但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对于有媒体报道的“随着‘T+0’交易团队盛行,追逐热点与题材的主动式交易理念运作空间被大量压缩,是今年A股呈现低波动率的重要原因”这样的说法,业内人士普遍并不认同。 国金证券(600109)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指出,这样的逻辑是有问题的。 他表示,最近低波动率的情况主要在于市场认为宏观和货币政策都没有拐点出来,向下又没有风险,所以投资者会更加理性,就造成了低波动率。对于低波动率可能会维持的时间,李立峰认为,至少四季度会存在,明年一年也有可能是低波动率,除非宏观的环境发生变化。 对于个股来说,波动率低与日内回转交易确实不无关系。 “有人不断做高抛低吸,个股弹性就没了,跌下去有人买,涨起来有人卖。”有业内人士这样对澎湃新闻记者说道。但他强调,这样的交易手法并不会对大盘产生太大影响,更不可能因为T+0交易策略的盛行,就导致“千股横盘”的情况。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戴德俊也认为,近期A股市场的低波动率和T+0并无直接关系。 在戴德俊看来,近期A股市场的低波动率或和预期有关,“预期跌的投资者不愿意买;此外,临近六中全会,市场需要维稳。” 另一方面,戴德俊指出,由于外围差、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导致投资者不敢轻易买,而国庆节前机构仓位也已经处于低位,没有筹码抛,市场就“僵局”了。 上海银河证券某营业部内部人员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过去T+0也曾在营业部出现过,是借被套住的筹码和客户进行约定,给与其一定的回报以进行T+0交易。但他同样对于T+0交易策略导致A股低波动率的说法不能苟同。 责任编辑:熊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