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2016第六届年会10月16日在上海举行。 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联席会长、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在致辞中表示,在监管全面趋严,去杠杆、清配资的市场环境下,国内资产管理市场已经进入了加速机构化的时代。目前,券商发行的定向资管、专项管理计划和基金公司及子公司专户中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在80%以上;期货市场很多品种的法人持仓占比超过50%,有的甚至接近80%。 “机构委外资金持续增长,与之相关联的资管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呈现分工细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FOF将成为推动资管市场机构化最核心的业务模式。”马文胜表示,FOF业务的发展将为资产管理市场带来三个层面变化: 一是资管行业评价标准的改变。现在市场上的FOF评价体系更多是针对人的评价。随着机构委外资金的增长,市场会开始注重对投前、投中、投后的管理。对基金经理的筛选,将不仅仅通过业绩硬性指标,会加入投资理念、投资风格、投资策略等考察指标,同时还会启动系统性的评估模型,将基金公司激励机制、风控机制等加入公司治理评价中。随着FOF业务的发展,资管行业将会建立更加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二是资管行业进入分工细化的“工业化”时代。今后的资管行业会突出细化、流水作业和标准流程,比如市场上既会有银行等委外机构第三方销售公司,也会有对基金经理定期投资策略、投资风格、投资能力跟踪和尽调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同时还会有对大类资产配置及投顾筛选的FOF机构。 三是促进私募机构成长和壮大。FOF最重要的投资理念是绝对收益和大数据,绝对收益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这样可以赢得机构的信任,同时也将促进大部分中小私募机构成长和壮大。 马文胜表示,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要抓住机遇,努力做成一个共享、开放、创新的平台,“共享是会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开放是协会会员与外部机构之间的开放合作,创新是绝对收益产品和收益模式的创新”。 国内FOF面临“成长的烦恼” “国内FOF发展的速度比我们预期得要快一些,但是,目前国内FOF还存在不少问题。”国信证券深圳红岭分公司总经理李昭明在昨日于上海举行的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2016第六届年会第二分会场如是说。 李昭明说,首要问题是国内FOF机构良莠不齐,“我们统计发现,有一部分人只是觉得FOF这个行业比较‘火’,就进来了,他们对未来发展并没有一个周详的计划,真正专注于这个市场的仍是少数机构”。 “FOF市场自身的特殊性决定这不是谁都能做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鹿长余在年会上说,做FOF必须有一定的经验、预见性,了解怎样做大类资产配置。 实际上,做FOF涉及很多方面,需熟知不同策略之间、不同的标的资产之间的差异,要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对未来市场做出预期等。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严弘在会上表示,这对管理人提出了比单只基金管理人更高的要求:要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对资产配置有深刻的体会。而现在,一些机构原是做单只基金管理的,觉得单只基金管理不好做,就想着做多策略管理,为此也开始做FOF。 “实际上,这其中的角色转换很难。因为你的出发点不一样,很自然会出现一些利益方面冲突的问题。”严弘说,“管理单只基金的机构和管理FOF的机构,必须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分界。” 另外,对冲工具少、市场深度不足也是FOF面临的一个“烦恼”。“任何一个策略都有它的周期性,要想取得一个比较长期稳健的收益回报,多元化、分散化投资是必不可少的。”李昭明说,目前国内市场的对冲工具不多,多元投资就很难实现,“我们本身就处在一个多元投资的市场中,希望能够有很多简单的工具进行配置,但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太适合做类似事情”。 “去年股市异常波动之后,国内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大一批人被‘清出’了市场。”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说,从对冲角度讲,这会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如果市场上的投机者都离开了,那对市场的对冲者而言就是一种伤害”。 此外,今年的整个市场环境也不利于FOF发展。“目前大多基金产品还是股票投资为主,在股市不是特别好、股指期货交易受限的情况下,很多策略都很难完全展开进行操作。不过,相比之下,基金策略相对其他策略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严弘说。 在吴雅楠看来,不同的资产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FOF多策略配置使其总能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现在策略表现出现了分化,未来美联储加息和人民币走势等变量因素可能会促使其出现更大分化。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