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衍生品市场波动加剧,一些交易所或交易品种的交易量出现了下跌。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集团公布的10月份成交量显示,其当月日均成交量虽较9月增长2%,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3%。不过,虽然市场动荡不安,但期货和期权的交易仍然相当活跃。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期货市场比以前更加有效率了。整体来说,期货市场仍然在非常有效地履行着价格发现的核心职能。 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成为市场首要任务 12月中旬,美国众议院以微弱的票差通过了关于金融监管系统改革的法案。这项1000多页的法案牵扯美国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根据法案,一个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将产生,重点监视是否出现影响到金融体系安全的过大或者联系过于紧密的金融机构,并对其加以监管;同时还会创立一个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防止过量放贷,保护消费者。此外,还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将美联储置于国会的“审计”之下,开启由国会监管部门审查美联储货币政策决定的先例。由此可见,整个金融监管体制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现有监管机构的角色正在迅速演变,另外还设立了很多新的部门来承担新延伸出来的职责。 法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金融衍生品纳入强力监管之下,部分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品需经清算和交易机构或类似机构审查;未集中清算的信用违约掉期必须向清算所或监管者报告;监管者可对信用违约掉期交易以及基于证券和商品交易的衍生品设定头寸限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规模达450亿美元。 在当前信用缺失的冲击下,期货行业能够“独善其身”说明其运作体系是值得借鉴的。期货行业的发展模式不纯粹依赖于对信用风险敞口的单独分析,而是有效结合信用加强和风险管理模式抵消对手信用风险。期货市场发展模式不仅使净风险信息透明化,而且可以明晰整体市场的风险动态。美国期货行业协会(FIA)以及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已经在全球倡导这种模式体系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期货市场发展模式旨在控制系统风险,但市场自身的规模性和复杂性加深了风险控制的困难度,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期货市场的发展模式亦应及时调整。同时,CFTC还非常重视与国际其他监管机构的合作,2009年8月,CFTC和英国金融服务局商定将加强合作和垮境监管;9月15日,两国监管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加强在跨境结算机构监管方面的合作和信息交换。 交易所并购与整合的脚步从未停止 CME已连续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和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收归囊中,但其胃口并未就此满足,借金融危机创造的时机,CME在11月份又和美国最大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进行了有关双方合并的非正式商谈。据媒体透露,虽然CME尚未正式提出收购报价,但业内估计这笔交易将高达50亿美元,按市盈率计为CBOE预计年收益的20倍。 在去年8月CME完成收购以原油、有色金属交易见长的NYMEX后,CME集团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98%。不过,CME仍面临着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泛欧交易所(NYSE—Euronext),以及广泛进行个股、股指和ETF等期权交易的CBOE的强有力竞争。根据FIA公布的有关全球主要衍生品交易所的期货、期权成交量统计资料,今年上半年全球期货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1%,而期权同比上升6.2%,并且去年已占衍生品成交总量一半以上份额的股权与期货进一步拉开了差距,可见未来期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在货币和利率类衍生品交易严重受挫后,以外汇、国债期货交易领先的CME今年上半年成交总量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7.4%,“巨无霸”已将全球排名首位拱手让给了韩国交易所(KRX),且位列Eurex之后,仅居第三。不过,如果CME和CBOE合并成功,其成交量仍可雄踞榜首。 在全球衍生品市场,为了争夺市场资源、追求规模效应,交易所之间的并购与整合从未停止过。为了提高与CME、Eurex等垂直结算的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力,LIFFE开始实施建立清算系统的计划。该计划可以通过控制清算来提高收益,同时还可以防止客户流失到其他交易所。借助LCH.Clearnet强大的结算准备金等资源的支持,LIFFE进一步涉足了巨大的CDS等场外衍生品清算市场。虽然LIFFE的计划引起了投资银行、欧洲监管机构和其他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交易所组织的不满,但是,清算模式的变化是交易所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交易所之间以及交易所与结算机构之间博弈的结果,这种变化可以提高交易所的整体竞争力。LIFFE与LCH.Clearnet之间清算业务合作关系的变化已经说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交易所与独立清算机构只有通过协作与互助才能在市场中获得双赢。 美国期货市场资金容量出现下滑 CFTC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美国本土的期货佣金商(FCM)现仅有161家,而前两年的统计数据分别为191家、174家,呈逐年下滑态势;近三年场内经纪人数量也由2007年的7885个逐渐减少至今年的6956个,商品基金经理(CPO)数量也有类似衰减。不过,商品交易顾问(CTA)及介绍经纪人(IB)的数量则在这三年呈现先剧减然后反弹的变化,CTA总数现已恢复至2342个,接近2007年2360个的水平;有担保的IB数则恢复至1115个,与两年前的1122个相差无几。此外,可大致反映美国期货从业人员规模的注册经理商代理人(AP)数,则从2007年50869人增长至2008年的51648人后又跌落至今年的50604人。场内经纪人及IB数据的递减反映了电子化交易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公司的规模化经营则在不断挤压着FCM、CPO的生存空间,而贴近中小投资者的CTA及IB未来则仍有发展潜力,由此可见美国期货业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CFTC每月公布的FCM代理客户保证金总量反映出了美国期货市场的容量。在去年6月份的高峰时,在CFTC注册的有一定规模的152家FCM资金总量曾达到1693亿美元,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自去年10月以后资金总量开始一路下滑,截至今年9月底,具有一定规模的132家FCM共代理着1322亿美元的保证金,市场资金量水平与去年高峰时相比存在一定距离。 亚洲仍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当北美和欧洲的衍生品市场被金融危机严重拖累的时候,亚洲地区衍生品交易所的成交量却依旧在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蓬勃发展。 在过去十年里,韩国交易所的成交量排名屡屡向上攀升,仅凭Kospi200指数期权这一个品种,韩国交易所就稳居全球交易所成交排名前列。今年上半年,Kospi期权合约换手数超过了10亿,而排名紧跟其后的CME的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的换手数还不到3亿。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Kospi期权合约及相关的期货合约的总成交额达到了19.6万亿美元,这一数额相当于全球所有衍生品交易所内的全部股票期货及期权总成交额的四分之一。 在11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国期货市场的成交额就成功跨过了100万亿元的历史大关,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2009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从量变向质变转变的一年,尽管有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中国的期货市场仍然取得了100多万亿元成交额、1000多亿保证金的骄人业绩。受新品种上市和原有明星品种交易活跃的推动,中国国内三家商品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成交排行榜上的名次持续上升。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日本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受到的影响较小,而且,散户投资者已经从股票交易转向从事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比以前活跃多了。这主要是因为,交易所拥有最新的规管制度,他们推出的产品更加专业化和国际化。同时,日本的交易所还非常重视技术升级。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引入了基于纳斯达克OMX技术的交易系统,该交易系统已于5月7日上线,具有“断路器”功能,并允许交易所提供主机托管服务;大阪证券交易所(OSE)计划于2010年上半年运行一个基于OMX系统的、新的衍生品交易平台;东京金融交易所(TFE)则计划改进产品系列、实行做市商计划,至2010年3月,TFE将推出新的股票指数衍生品。这些都为日本交易所的平稳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技术上的保障。 流动性充足支撑商品市场走势 回顾2009年国际商品市场走势,我们看到各品种都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期铜价格一年内上涨了130%,目前价格正处于历史高位区间;黄金期货价格迭创新高,1200美元/盎司的重要关口已被突破;原油期货价格一年内涨幅接近160%;部分农产品期货价格创出数十年来的高点,如国际期糖价格已达到近20年的高点。 英国标准银行近期发布的报告认为,利率偏低引致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在这种环境下商品价格得益于充足的流动性而上涨。标准银行通过对美联储资本账户和全球外汇储备的研究发现,2008年10月前后全球资金达到一个历史高峰,随后流动资金量明显从顶峰滑落,今年4月前后下降到阶段性底部,之后缓慢回升,2009年9月之后全球流动资金快速增长,目前的资金量甚至超过2008年的高峰。巴克莱资本的数据也显示,下半年商品市场资金流入的强劲势头一直在持续,到11月份时今年的商品市场新增资金已达到创纪录的550美元。 充足的流动性对商品市场的作用可以通过商品指数基金和商品ETFs规模的大幅变化窥见一斑。据业内人士估算,2009年商品指数基金的规模增长幅度超过100%。麦格理银行预计,截至11月中旬,商品指数基金规模大约在1700亿美元,而年初时基金规模仅为780亿美元。同时,2009年商品ETFs发展非常迅速,规模增长了近150%。据德意志银行估算,2008年11月,全球与商品挂钩的各类ETFs总规模约为40亿美元,而截至今年10月末,该类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100亿美元左右。 过去一年里,全球商品期货走势精彩纷呈,国际期货市场风起云涌,市场监管、风险防范、品种开发和服务创新等各方面都在2008年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明显变化和提升。危机中,期货市场化解风险的本色尽显。经历过这场历练,期货市场今后的发展将更加稳健,在新的挑战面前也更能从容应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