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牵动人心的棉价!棉花市场冰火两重天!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10-31 11:37:11 来源:中国棉花网 作者:纱师弟

前言


眼下,新疆棉市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面是棉农忙着采摘交售,一面是轧花企业忙着收购加工,全疆大地机器轰鸣,看似繁荣的背后却充满隐忧,特别是对部分包厂企业而言,更是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困境中。而内地企业也是内忧外患不断!


“棉布市场不支撑棉价上涨,生产成本倒挂。”


“今年旺季不旺,市场多在观望。”


面对今年棉价持续上升的市场环境,多位纺织业内人士做出了这样的阐述。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企业多依靠囤棉生产,没有库存的只好停工观望。以全国纱线产量第二大省河南为例,金秋旺季开工产能或仅有一半。分析人士认为,新棉高价与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大幅缩水有关,预计这一情况明年将得以缓解。

逆天的棉价,躺枪的是谁?


据了解,今年籽棉收购价格高,棉农植棉收益较为可观。10月上旬,北疆棉价快速上涨,其中机采棉收购价达到6.9元/公斤以上,哈密等地手摘棉收购价甚至达到8.0元/公斤,高于去年2.0元/公斤以上。新疆棉农连续两年植棉亏损的局面得以扭转,加之新疆气候条件有利棉花生长,因此无论籽棉产量还是质量均高于去年。


然而,高棉价局面并未能维持太久。由于缺乏下游纺企的采购支撑,棉花于10月下旬开启一轮跌势。但是有部分棉农表示,目前北疆棉花采摘及交售进度已达60%以上,此时棉价下跌,并不会对棉农植棉收益产生多大影响,一是棉农已经交售了大部分棉花,收益基本锁定。二是后期花由于质量原因,本身价格就低于前期花和中期花。


棉农锁定收益的同时意味着棉企锁定了皮棉成本。虽然棉农收益在今年迎来反转,但棉企却依然在备受煎熬。由于近两年新疆兵团和地方有计划的调减植棉面积,而当地棉花加工企业却不断增多,导致加工资源越发紧张。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提价抢收便成了他们唯一有效的办法,今年表现得尤其激烈,棉企备受其煎熬。


截至目前,机采棉收购均价在6.5元/公斤左右,折合皮棉成本在16000元/吨(保守统计),而北疆监管库3128级机采棉毛重报价14800-15000元/吨,即便售价与成本倒挂1000元/吨以上也少有成交,内地棉纺企业和贸易商都在观望。


河南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继锋透露,新老棉交替后,纺织企业用棉成本较8月大幅提升超过2000元/吨。尽管贸易商手中尚有国储棉囤货,但价格也飙涨到1.58万元/吨。目前上游棉价上涨,下游需求不旺,棉纱企业夹在其中,面对着巨大生产压力。


“今年国外棉花丰产,价格下滑。如果这种内外价差持续下去,进口纱势必对我国棉纱市场造成冲击。”李继峰认为,目前多数纺企恐买在棉花高位,都在观望等待价格回落。


棉花上下游产业链开始博弈


据调研发现,在今年提价抢收的企业中,内地赴疆包厂占据一定比例。为了达到合同中所规定的加工量,只能硬着头皮抬价抢收,正应了那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北疆呼图壁县某棉企表示,由于是自有企业,即便不开工,工厂损失成本也可以负担得起,如果赔本收购,一旦后期棉价跌幅加大,企业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当市场棉价高于6.8元/公斤时就会要求厂区减收或者停收。而对于后期棉价,多数企业并不看好。


与籽棉收购市场相比,皮棉市场冷静很多。多家纺织企业反映,现在还有部分储备棉库存,可以用到11月中旬左右,由于新花价格比较高,目前持观望态度。


“虽然棉价成本上涨,但由于下游布企需求不支持,纺纱企业今年来每吨价格仅能上涨50元到100元,完全无法填补成本暴涨带来的利润损失。如今,纺织企业都是手里有多少棉就纺多少纱的状态,不敢贸然开工。”


热情较高的籽棉收购市场,遭遇冷静的皮棉采购市场,这一冷一热意味着棉花产业链上游、下游之间的博弈序幕悄然拉开,由于现有储备棉流通库存、下年度储备抛储预期、外棉外纱及宏观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参与,未来的市场走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


棉纺行业呼吁供棉双轨制


“屯棉就像炒股,买到高位就是亏。”棉花市场受消息面、政策面影响较大,且作为大宗商品,经常被贸易商炒作,棉价忽高忽低,纺企深受影响。目前纺织业呼吁,将国储棉投放增量与新棉同时投向市场,形成双轨制的局面,以解决棉价过高的局面。


不过对于这一说法,业内人士则认为可行性不高。尽管国储棉尚有700万吨存货,但如果大量投向市场,又会造成棉价大跌的情况,损害棉厂的利益。只有棉价稳定,纺织企业才能健康发展。由于今年玉米价格暴跌,而种棉利润较高,明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将扩大,从而降低棉价。


小编认为,过高的棉价对于棉花企业和纺织企业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目前来看,棉花价格的攀升已经步入了一个阶段性的模式,而下游棉布却难以大幅拉涨,棉纺企业利润越来越微薄。势必对整个产业造成影响,小编建议纺织企业应吸取经验,保持合理库存,避免“等米下锅”的被动局面。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