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黑色系期货

供需格局依旧偏紧 “双焦” 多头宴席未散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11-02 08:40:34 来源:期货日报网

钢厂冬储提前、库存低位、运力紧张以及产能释放缓慢等利多因素都对“双焦”价格上涨形成推动。不过,市场中也有需要注意两个风险因素。“双焦”价格上涨导致钢厂成本增加,钢厂是否会被高位成本倒逼而开始减产。

钢厂冬储提前,运输遇到瓶颈,产能释放缓慢


10月,黑色产业链四大品种强势上行。钢材终端需求火爆,钢厂冬储较往年提前,加上焦煤供应缺口加大,以“双焦”为主的炉料价格快速上涨,焦煤上涨32.14%,焦炭上涨27.81%。后市来看,黑色产业链品种的上行动能仍存。


供应依然紧张,运力“雪上加霜”


10月以来,焦煤货源紧缺局面没有明显改观。政府一方面强调煤炭钢铁产业去产能的效率,一方面通过PPP拉动基础建设投资和运用稳健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根据公开资料,近几个月煤炭产业去产能势头突飞猛进,仅8月退出的产能就有5500万吨,相当于前7个月的60%。去产能任务的完成占比从上半年的29%升至7月底的38%,再进一步飙升至8月底的60%。


与此同时,1—9月粗钢累计产量同比增速在钢铁产业终端需求回暖的拉动下却由负转正,为0.4%。由此导致焦煤供需错配,再叠加海外炼焦煤价格暴涨引起进口缩减以及下游钢厂提前启动冬储,国内炼焦煤供应紧张局面加剧。


另外,运力紧张是也是一个原因。“921大治超”增加了超载拉货的违法成本,造成各地汽运运力紧张,运输费用较之前上涨30—50元/吨。而且,10月20日,铁路总公司下达调度命令,要求全路所属18个铁路局(南宁局除外)在限装数内优先安排电煤等重点物资的装车。汽车运输和火车运输的运力双双下降,减缓了钢厂炉料补库的速度,国内大中型钢厂炼焦煤平均库存可用天数从9月底的11天下降到10月底的9天;焦炭可用天数继续维持在6天的低位,远低于10—15天的历史水平。


下游开工率较高,需求端依然强劲


目前,焦化厂开工率依然保持高位。根据Mysteel调研100家独立焦化企业的结果,焦炭平均产能利用率微幅上升,为86.09%。其中,产能小于100万吨的焦化厂,开工率由9月底的74.70%上升至78.7%;产能大于200万吨的焦化厂,开工率从9月底的84.30%上升至88.30%;产能在100万—200万吨的焦化厂,开工率环比有所下降,10月底为72.60%。


另根据计算,尽管10月中旬由于焦煤价格上涨过快,焦炭利润被压缩至100元/吨以内,但10月下旬开始,焦炭生产利润站稳120元/吨。利润好转以及整体开工率较高维持了短期内焦化厂对焦煤的需求。


10月最后一周,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4.33%。其中,唐山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3.99%。虽然三座高炉检修对唐山的产能有一定影响,但整体来看,全国样本钢厂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依然处于高位,“双焦”需求随之强劲。


增产投入资金大,产能释放需时间


9月30日,政府允许先进产能在四季度按每年330个工作日的节奏生产,放松了此前276个工作日的规定。不过,该规定侧重于动力煤供应的提升,焦煤采购紧张状况改善并不大。焦煤产能难以得到快速释放,有以下原因:


第一,增产成本过高。由于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9月我国原煤累计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7%—20%。即便可以增产,部分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矿井重开。而且,与重开矿井相匹配的设备安装和安全设施保障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及时到位。


第二,后期运力可能更加严峻。春节前,火车客运的增加将进一步挤压货运,预计今年年底煤炭运输紧张程度比往年严重。


第三,根据相关机构调研,尽管近期煤价高企使得煤矿盈利上升,但要彻底恢复元气,还需一段时间。矿井资源减少、前期整合资金投入较大、涨价节奏缓慢以及财务成本较高,制约了国有煤矿的扩产速度。


总的来说,钢厂冬储提前、库存低位、运力紧张以及产能释放缓慢等利多因素都对“双焦”价格上涨形成推动。不过,市场中也有需要注意两个风险因素。“双焦”价格上涨导致钢厂成本增加,钢厂是否会被高位成本倒逼而开始减产。


根据我们的成本模型,目前螺纹钢的生产利润已经由10月中旬的70元/吨降低至-30元/吨。如果后期钢厂减产规模加大,那么“双焦”价格上涨的基础就要开始松动了。此外,政府是否会出台政策进一步提高“双焦”供应。如果对“双焦”价位高企的容忍度降低,不排除其后期继续推出缓解供应紧张局面的政策。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