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玉米价格企稳回升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11-03 09:04:46 来源:期货日报网

供需两端齐发力 资源配置显成效


引言


今年是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的第一年。前段时间,仅东北三省一区就有数量高达上亿吨的新产玉米集中上市,此外,内地新产玉米数量十分庞大,库存陈玉米数量居高不下,这些都对玉米价格上行形成较强的心理压力,市场对后期玉米价格的预期较为悲观。但进入10月以来,国内期现货玉米价格的表现却出乎市场意料,特别是内地玉米价格和玉米期货价格在10月份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近日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也有所走高,很多市场主体对此感到十分困惑。那么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新产玉米“上楼” 集中供应压力减弱


“9月中下旬,湿玉米棒子的收购价格一度跌破了0.3元/斤,但进入10月以后,收购价格就直线上升了。”河南省延津县玉米收购商母老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新产玉米上市后,市场收购价格一路下滑,最低时和10年前的玉米市场价格水平差不多,但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主要原因是在玉米价格跌破农民的生产成本以后,很多农民干脆不卖了,随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又出现了阴雨天气,特别是10月中下旬的连阴雨天气持续了近两周时间,玉米市场流通量一下子降了很多,而市场需求并没有减弱,玉米价格自然不断走高。


10月上中旬,记者在河南、陕西、河北进行玉米市场调研时发现,往年不多见的玉米楼子又在北方地区农村大量出现了。据了解,今年新产玉米上市后,受东北三省一区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影响,很多市场主体在新产玉米上市后持观望态度。虽然新产玉米上市初期新增供应压力并不大,但由于需求疲弱,新产玉米价格不断走低,其中内地产区国标中等新产玉米收购价跌破了0.8元/斤,国内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则直接跌破了0.7元/斤,当时有业内人士甚至预测,国内现货玉米价格会跌到0.65元/斤以下,“谷贱伤农”的现象开始出现在部分产区。


母老四告诉记者,面对日渐走低的新产玉米价格,产区农民很快就“不干了”。与东北三省一区大面积种植玉米的农民相比,内地农民种植玉米的面积较小,收获的玉米数量自然也比东北地区农民少很多,因此内地农民有地方也有办法保存好玉米。在今年新产玉米收购价格较低时,很多农民不是直接把玉米棒子存放在玉米楼子里,就是把新产玉米直接搬上房顶晾晒起来,安全保存一年时间没有问题,新产玉米集中上市的供应压力一下了就减弱了很多。


据记者了解,河南、陕西、河北、山东等内地省份近年来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且这些地区的玉米收获上市时间比东北地区早1个月左右,多年来这些地区玉米产量的增减以及上市数量的大小对国内玉米价格均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今年,由于这些地区的农民普遍惜售玉米,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我国新产玉米集中上市的供应压力。更应值得市场注意的是,农民惜售玉米还让市场库存结构发生了改变,有相当一部分玉米库存现在转移到了农民手中。如果再考虑到内地农民自身玉米需求较强的情况,这部分库存玉米在未来也不会对市场形成供应压力。这将有助于化解东北产玉米集中上市后国内玉米市场面临的供应压力,同时也会让玉米市场价格再度下跌的风险降低。


“玉米价格不理想,有惜售心理的恐怕不只是内地农民,东北地区农民同样也不愿意低价出售。”黑龙江省嫩江市玉米贸易商老潘告诉记者,今年东北地区玉米生长期间遇到了干旱天气,很多地区玉米产量低,如果再低价出售,种地农民会亏很多钱,部分农民肯定承受不起。一些农民在新产玉米上市后,面对没有达到预期的市场价格,开始观望等待,囤积惜售。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正进入收获高峰期,上市量不断增大,但由于部分农民惜售,加上很多鼓励收购东北新产玉米的政策与措施陆续出台,市场所面临的供应压力不及此前市场预期,东北地区新产玉米收购价格也不断回升,东北玉米临储政策调整对玉米价格的冲击已从高点降到了低点。


调控措施密集出台 新产玉米“倍感轻松”


10月份以来,国内新产玉米尤其是内地新产玉米价格和玉米期货价格不但止跌,而且还出现了持续小幅走高行情,如玉米期货主力1701合约价格自9月30日至10月28日高点最大累计涨幅达到了156元/吨。这除了农民惜售支持玉米价格止跌回稳这个因素之外,在此期间有关机构不断出台的鼓励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新产玉米以及刺激玉米下游需求增强的政策措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产玉米集中上市阶段,在东北玉米临储收购取消的重大利空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化完毕之际,市场对新产玉米价格停止下行感到十分不解。这主要是因为市场没有注意到,在新产玉米价格过低之后,市场各方已做出了各种反应,特别是有关机构及时出台了多项政策,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对市场进行引导和调控。”河南新乡市粮食贸易商李全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农民开始惜售以后,收购玉米的小商贩和小型贸易商、小型饲料企业发现市场流通量不是十分的充足了,同时感到新产玉米价格再度下跌的概率越来越小,为了在低价区多收点玉米,他们纷纷加大了采购量,这让玉米价格下部支撑不断增强。


李全军介绍,有关机构为了保护种粮农民收益,一方面及时针对种植玉米的农民发放“生产者补贴”,另一方面开始引导与督促主要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玉米,同时各产区地方政府还纷纷出台了补贴政策来刺激需求,如东北大部分产区政府出台了补贴玉米深加工业的政策。在需求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很快就得到了提振。在主要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以后,其他市场主体也开始积极跟进,新产玉米市场收购日趋活跃。由于今年东北新产玉米价格低于内地产区,近年来经常出现的玉米倒流现象消失了,而且当前还出现了大量东北产玉米流入内地的现象,这不但有利于减轻东北地区市场供应压力,同时还遏制了内地玉米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有利于国内玉米价格长期稳定运行。


据记者了解,早在9月21日有关机构就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10月10日有关机构又发布了《2016年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解读》。10月中下旬,有利于新产玉米价格止跌回升的政策与措施更是频繁出台,可以对玉米价格直接发挥抬拉作用的收购措施也开始实施,其中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向各直属库下发了《关于启动2016年秋粮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当前收购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主要市场主体收购2016年东北新产潮粮玉米(国标中等品及以上)的价格在0.65—0.71元/斤,这为新产玉米价格托了“底”。


而为了减轻市场供应压力,10月20日国家粮食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又发布了《关于暂停国家政策性玉米销售的公告》。公告称,由于东北新产玉米已陆续上市,为切实做好玉米收购工作,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新粮,有关部门决定暂停国家政策性玉米销售,2017年5月玉米收购期结束后再适时研究安排库存玉米销售。届时,将根据市场供求等情况,按照不打压市场原则确定销售底价,合理把握销售时机、节奏。


市场人士认为,如此以来,庞大的库存陈玉米被“关在笼子里”,其对玉米价格的打压作用以及让市场形成看跌玉米价格的心理基础一下子消失了,这让新产玉米“倍感轻松”。


此外,据了解,国家粮食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积极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督促地方政府切实担负起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储粮安全的责任,扎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自10月14日开始已派出工作组赴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省(区)粮食局,督导调研秋粮收购工作落实情况和采取的措施。10月底,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分别召开会议或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新产玉米收购工作,要求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人卖粮、有人买粮”。


不过,上述已出台的政策与措施主要集中在鼓励玉米收购方面,这仅是使玉米库存发生转移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玉米供应压力大的问题,更无法解决玉米价格低的问题。因此,市场人士认为,刺激玉米需求增长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值得市场关注的是,吉林省等产区政府已开始积极解决玉米需求问题。10月底,吉林省有关机构印发了《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财政补贴管理办法》。据了解,根据国家实施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新产玉米奖补政策精神,为支持玉米购销市场化改革,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促进玉米加工转化和深加工企业稳定发展,缓解农民“卖粮难”,吉林省有关机构报经该省省政府同意,决定对省内规模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给予补贴。结合该省实际,补贴条件及对象确定为省内具备10万吨以上玉米年加工能力、就地采购加工且有自建仓储设施,严格执行《吉林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履行统计报送义务,申报信息真实准确、信誉较好的法人企业。补贴时间为今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入库且6月底前实际加工消耗的2016年省内新产玉米,标准为每吨给予200元补贴。


进口玉米与替代品优势不再 国产玉米需求渐旺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饲料企业等采购进口玉米与替代品的数量越来越少了,进口量也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厦门进口玉米与替代品贸易商马志强告诉记者,进口玉米和替代品数量之所以大幅下降,和国内玉米价格较低有很大关系。由于当前进口玉米与替代品完税后成本和国内玉米价格相差不大,进口商的采购愿望并不强。


据记者了解,南方港口当前到货的进口高粱完税后成本在1700元/吨左右,这和当地国产玉米1800元/吨的销售价格比较接近。在价格方面,进口玉米与玉米替代品等已不再拥有较强的价格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内玉米、小麦、稻谷等农产品价格高企,尤其是玉米价格和国际市场相差过大,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数量增长迅猛。这些进口玉米与其替代品凭借低廉的价格优势,在国内市场“横冲直撞”,特别是在南方市场,几乎要取代国产玉米成为市场主角。


有关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仅进口玉米酒糟粕的数量就高达541.3万吨,同比增长35.3%。2015年的进口数量更是增长到7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尤其值得市场重视是,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进口大麦、高粱、木薯的数量增长幅度更是远远大于进口玉米酒糟粕增长幅度。这导致近年来我国进口谷物及副产物数量庞大,对国内粮食与饲料原料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据了解,2014年我国进口大麦、高粱、玉米酒糟粕等谷物及副产物的总量在1900万吨左右。到了2015年,这个总量已在5000万吨左右。


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内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下滑较快,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的价格优势丧失,进口数量日渐减少,这为国产玉米销售腾出了市场空间。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退出国内市场,国产玉米需求增长的势头会越来越强,市场价格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值得期待。


下游获利空间大 玉米消化速度快


近日,在河南省东部的一家酒精生产企业,期货日报记者发现,该企业的酒精生产车间一天24小时一刻也不停息。“生产工人日夜忙碌的原因主要是市场需求太强了,同时用玉米生产食用酒精的利润也高得令人欣喜。”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3斤玉米生产1斤酒精,现在玉米价格这么低,酒精价格这么稳定,酒精企业肯定要开足马力生产。”河南省商丘市白酒经销商老常认为,现在用玉米生产酒精十分划算,玉米下游产品需求的强劲将带动玉米价格回升。


走访部分玉米淀粉加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和生猪养殖户记者了解到,玉米淀粉、饲料与生猪价格等当前运行稳定,这些玉米终端用户对玉米的需求有增无减,未来随着这些企业开机率与养殖户生猪存栏量的上升,玉米市场需求估计较为乐观,新产玉米将大量得到消化。


整体来看,经历了新产玉米价格快速下跌的过程以后,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已趋于稳定,国内玉米价格已经触底的概率很大,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对市场的影响渐行渐远。市场人士预计,未来在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数量不断减少、国产玉米下游产业产品需求增强以及产区农民依然有较强惜售心理的情况下,国内玉米价格将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