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中国制造业咋暖还寒 内外夹击下显困局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1-05 15:02:45 来源:经济观察网

赌局

海外订单的价尽管有所提高,但大部分订单都是价格相对固定的长期订单,而制造企业却面临着不确定的成本。它们能否实现盈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赌赢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人力资源成本等不确定因素。

与赌场上的碰运气不同,企业运营中面向未来的“赌”有“道”可言。企业只要对环境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加上过程中自身的努力,就能对“道”有所把握,赢的概率应比赌台上要大。

原材料价格,是制造业2010年共同面对的首要不确定因素。2009年以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有企业对基础原材料、重要能源的强势垄断,让制造业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部分上游零部件的紧缺形成强烈预期。

从制造业对材料的需求角度看,在2010年,出口市场复苏的脚步不会太快,内销市场的拉动也不会太大,原材料价格理应是平稳的。但事实上影响价值的因素还有很多,一个重要因素是投资者和消费者在通货膨胀预期下的对策。市场充裕的资金很有可能流向商品市场,商品市场的一些商品会被购入以对抗通货膨胀,这就可能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这些商品的价格会被拉起,可能造成一些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

2010年彩电业的上游平板资源会缺乏,价格也可能水涨船高。由于主要的面板厂2009年做的计划非常悲观,产能的准备严重不足,造成平板的缺货。不过,这或许只是暂时现象,国内目前建设了四五条第七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未来会朝着供求平衡,或者供大于求的方向发展。

对外贸企业而言,人民币汇率是影响其出口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尽管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早有预期,但2010年的升值幅度,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内贸企业主要担心国内需求能否真正拉动。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存在生存问题,处于亏损或零利润的状态,在此情况下拉动内需挑战很大,因为只有企业有了利润,老百姓手里的钱才能多,收入高了才能增加内需。

2008年上半年,随着国内通胀的加剧和《新劳动法》的实施,制造业的用工成本大幅提高。走出2009年的低谷后,2010年,人力资源成本可能重拾增长。

广东一些企业2009年曾到江西等一些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招工,发现在国家拉动内需等政策的影响下,当地制造业发展加快,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劳动力到广东找工作的人将会更少。加上目前的就业人口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好,对工作待遇的要求也比上一辈的人要高,这也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

困局

如果说不确定因素将制造业拖入赌局,一些确定的“老问题”将令2010年的制造业再度面临困局。

由于核心技术缺失,中国的制造企业大部分聚集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无论是对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和国外的技术提供商,还是下游的渠道商和零售商,它们都缺少话语权。表现在价格上,制造企业要承受上游的成本上涨,却又无法传递给下游,甚至为了争夺市场,还需要展开一轮又一轮的价格绞杀。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对外来技术的依赖度超过40%,而美国、日本的对外技术赖依度只有5%。同时,我国的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

由于我国产品附加值低,往往采用低价竞争和模仿国外新产品的方式赢得订单,在国际市场上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去年全球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涉及中国。

在后危机时代,这些问题不仅没有根除,反而有愈加恶化的趋势。

家电业2010年仍可能陷入价格战。国内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而降价促销,而随着欧美经济复苏和市场形势好转,2010年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将不甘心相对现状,必然大举反扑,加剧市场竞争,给国产品牌带来压力,三、四级市场争夺也将更加激烈。

规模较小的制造企业,在面对激烈竞争的同时,还要面对渠道商和零售商的进一步挤压。特别是一部分外贸企业转而开拓国内市场后,它们的弱势更加明显。

外贸企业转攻国内市场,还将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它们会发现,进入国内市场的渠道成本较高,产品卖给中间商或零售商后,货款无法及时收回。而外贸订单尽管利润微薄,但外商通常较守信誉,很少拖欠货款,交易风险相对要小。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