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资讯

全通教育反思试水C端教训 跨赛道分羹谈何容易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11-15 09:30:44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作为A股市场最著名的“妖股”,去年5月份,全通教育曾以467.57元/股的价格坐上A股第一高价的宝座。彼时,其也引领了整个教育投资领域和“互联网+教育”概念股的狂飙,成为教育行业风口已至的标志。


不过,第一高价股的身份也引来了无数的“聚光灯”,全通教育主要依赖“校讯通”的B2B模式,也引发了不少质疑。或是受此压力,全通教育也做了向C端拓展的尝试,比如多媒体教辅,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在日前召开的GET 2016教育科技大会上,全通教育副总裁、首席市场官叶学展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承,“我们在C端业务上做过一个试错,就是多媒体教辅,今年我们复盘时深刻反思了这个问题,发现原来每一条赛道里面都有着非常清楚的游戏规则,这不是一个轻易地做2B或者2C的时代。”


B2B跨界B2C谈何容易


众所周知,全通教育是以2B模式的校讯通起家的,在凭借着高门槛守住B2B业务之后,面对B2C市场的火爆,从战略布局上而言,试水C端市场,也无可厚非。由此,一年前,全通教育发布了一款面向学生的多媒体教辅产品。


“我们曾经非常自信地认为,凭借着我们面向全国最多的学校的服务渠道,凭借着很好的客群关系和服务渠道,以及和各地的产品商、主管部门的合作,在此基础上可以把一款产品推广得很好,结果是市场给了我们一个狠狠的耳光。我们发现,2C这条赛道非常依赖于教研团队和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这个跟全通教育‘以服务为擅长’的基因并不匹配,原先的成功优势是很难匹配的”,叶学展反思到,“2B和2C最大的区别是,B端是代理人角色,是代理人对代理人,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从商务政策、报价到日常沟通,是代理人决策的机制。而C端直接影响到终端用户,是影响力决策,人会受到情感、品牌上的因素影响。一个是代理人决策,一个是影响力决策,这是两条不同的产品线。我们真的在琢磨,但目前也没有找到很明确的路径,这个事真不容易。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还是让内容的归内容,让服务的归服务吧。”


不过,在向C端出师不利之后,全通教育并没有死心,但在操作上可能会有所调整。“ 应该说这次教训让我们回头再来看这件事,未来再试水C端业务时,我们可能会独立出一个团队或者放到上市公司体外,这些是比较可能的一个方向,但目前并没有在内部达成特别的一致”,叶学展表示。


B2B业务空间依旧很大


尽管全通教育试水C端遇挫,但曾经被舆论看衰的B2B业务校讯通,却中国移动联手做的是风生水起。


叶学展表示,“大家猜一下今天的‘和教育’有多少用户?这款产品曾经有一个更熟知的名称叫校讯通。它曾经受到很多地方主管部门以及媒体的攻击,甚至被禁止进入校园。我本人也曾经认为会出现这种可能性:是不是在运营商的短信被大量的流量替代的时候,这款如此成功的行业应用产品也会被替代呢?现在我跟大家说不会,到今天‘和教育’连接了5600万的家长用户,其中有96%的付费用户,这是我们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数据。中国移动一直在推进整个教育信息化产品的升级,我们看到除了短信以外,在手机客户端、微信端,甚至是流量包都跟教育有关,中国移动在搭建一个非常大的教育大数据平台。”


除了牢牢坐稳在中国移动的战车上之外,以渠道见长的全通教育,继续在渠道布局上施以大手笔。近两年来,先后收购了4个省当地最大的校讯通。此外,还收购了继教网、西安智园、上海闻曦,参股了中国教育在线运营方。


10月26日,全通教育发布的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22亿元,同比增长188.88%;前三季度总营收6.29亿元,同比增长189.61%。在业界看来,全通教育业绩的持续大幅增长,与其大举并购不无关系。


在人必谈移动互联网、人人微信的时代,全通教育也踏准了节奏。“我们的微信企业号目前已经覆盖将近12000所的学校,服务了超过100万的师生,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我们所有应用在移动校园微信门户上都有自己的一个入口,老师、家长还有相关的人都可以在平台上互动”,叶学展透露。


对于曾经的“妖股”之称,叶学展表示:“二级市场本身有它波动的规律,有不确定性,当时我们也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对资本市场而言,全通教育也是个新手和菜鸟,2014年才上市,资本市场的经验还不够多,曾经有过心态上的变化,但从去年三四季度开始,我们回到了围绕公司经营发展,就是营业额、增长率、渗透率、覆盖率。回到公司基本面,老老实实抓经营,抓管理,抓服务”。


责任编辑:傅旭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