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李迅雷:把钱埋在什么地方才能不贬值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11-15 14:08:48 来源:海通证券

最近美元指数上涨、本币贬值速度开始加快,大家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比如10月17日这一天上证B股跌幅超过6%,连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都不安全,真不知道该持有什么。既然大家都觉得持有现金不安全,存银行利率又太低,换美元受额度限制,买房又怕买在高点。那么,有什么办法让你手中的钱不贬值呢?


为何埋在地下的东西那么值钱


我发现一个现象,凡是从地下挖出来的东西,一般都很值钱,哪怕只是几枚铜钱。而且,年代越久越值钱,因为年代越久远,在地面上被毁坏的概率就越大,如火灾、战争等天灾人祸。即便回到和平年代,地面上值钱的东西被毁坏的风险还是很大,如大跃进时代为了大炼钢铁,不少人把家里古旧的金属器皿都奉献出去,进入熔炉融化了。文革的时候,为了破四旧,又毁坏了大量文物。


地下的东西要升值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长期埋在地下且没有受损,二是所埋的东西地上几乎没有了。如果仅从这两个条件看,你未必一定要把东西埋到地下才能升值,因为埋到地下的大部分东西,时间越长,越容易腐烂变质。你实际上可以把你认为将来会变得稀缺的东西埋到箱底去,做到防霉防潮,效果比埋在地下要好。只是有一个要求——埋的时间要足够长。


比如古代的瓷器为何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有些拍卖价过亿——如鸡缸杯,就是因为它不仅稀缺且容易破碎,时间越久,破碎的几率越高。现在大批量的古代瓷器被发现,不少是通过古代的沉船打捞获得的。但是,若要收藏现代的瓷器,普通的就没有意义了,毕竟在机器生产的年代,量实在太大,只能收藏名家的。


不过,成千上万的各种现代商品中,也有不少品种会变得越来越稀缺,并具有收藏价值,如旧相机、旧汽车等,这些商品都会经历一个自然淘汰或丢弃的过程,因而变得稀缺。还有的东西是通过人为销毁而变得稀缺的,如旧版的人民币,央行会通过以新换旧的方式来回笼旧版货币并销毁,使得它最终在货币流通领域中消失。


仔细研究一下钱币市场的定价规律,就会发现稀缺性决定估值高低。如1950年代初,由于第一套人民币发行量过大,导致恶性通胀,1949年1月到1950年2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全国13个大城市批发物价指数上涨91倍。按理说,货币泛滥到这种地步,几乎就成为废纸了。因此,人民银行为了应对通胀而收缩货币,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并按1:10000的比例来回收第一套人民币,即1万元的旧币只能换1元新币,随后把第一套人民币销毁。


如今,第一套人民币中某些品种的价格已远超不少出土文物的单价了,如面值伍元(水牛图案)的现价为8万元,面值壹万元(牧马图案)的价格已经高达140万元。这才仅仅过了60年,价格就被提高到如此离谱的地步,应该说,稀缺性是根本原因,因为人民银行1955年回收的时候,仅用了100天就回收了98%的第一套流通货币。当初谁都没有想到它的收藏价值,故绝大部分都被销毁了。因此,钱币的收藏价值与钱币本身的标价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与当初的货币泛滥程度也没有关系,但与现存钱币的稀缺性关联度很大。


存款不如持现金的逻辑并不荒诞


记得90年代之前,银行门口还有“储蓄光荣,为国家建设而储蓄”的宣传贴,迄今为止,国内70岁以上的老人中大部分的理财方式还是把所有的钱都存银行。但事实证明,只储蓄而不去配置其他资产的人已经成为社会最悲惨的一族——省吃俭用存下来的积蓄早被巨量的新发货币给稀释掉了。如1980年的时候,M2不足2000亿,到1990年的时候,M2规模达到1.53万亿,到2000年的时候,M2规模达到13.5万亿,如今M2已经超过150万亿了。通过储蓄而获得的增值幅度,相比货币的发行规模,相比房价的涨幅,相比各类生活费用的上涨幅度,基本可以用龟兔赛跑来形容。


货币如此之泛滥,储蓄利率又跑不赢CPI,若持有现金并压箱底,肯定比把钱存到银行的收益率高。如前所述,新币总是要替代旧币,旧币要被销毁,因为旧币就会成为稀缺品。不过,当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之后,收藏旧币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所以,相对新的旧币其增值空间就不太大,需要一定的专业研究水平才能获得较高收益了。但是,在2000年之前,你只要做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现金都换成1980年版本或更早版本人民币,就可能发大财,因为1980年的M2不足2000亿,只有现在的货币规模的千分之一,纸币规模相比现在就更小了。


由于第三套人民币一直使用到2000年才退出流通领域的,也就是说,你在2000年之前还可以在市场上换到第三套人民币,尽管当时已经很稀少了。第三套人民币的小全套面值总额是21.06元,目前的市场价是3150元,增值近150倍。所以,你只要在1990-2000年期间把所有的银行储蓄都取出来,坚持不再储蓄,并想方设法把现金换成旧版本人民币,年代越久越好,则持有收益率跑赢M2还是有可能的。


投资要取得高收益,一般都需要做与众不同的事情。我记得1988年那次高通胀,大家几乎都是拿着第三套人民币去抢购商店里仅存的货品(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才开始小批量发行,即便持有1990年之前的版本的第四套人民币至今,也非常值钱了),有不少人甚至买了几大箱卫生纸,被戏称十年都用不完。如果大家都去抢购商品的时候,你看着潮水般的人群都去做同一件事情,不如离他们而去,默默地把原本也准备用来抢购的纸币收藏起来。


我在1985年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被单位要求购买国库券,这是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但我在国债到期之后,并没有像别人那样急着去兑现。当时我就想,大家都去兑现,随后到期国库券都被销毁,没有兑现的岂不是很稀缺了?更何况国库券是国家的借条,今后随时可以兑现。事实证明,我当初的想法是对的,90年代之前的国库券价格迄今也有几倍到几十倍的涨幅。


当然,进入到目前全民玩收藏的年代,再去收藏第四套人民币的意义就不大了,第五套人民币就更没有意义,除非是你花一定时间研究各种钱币的供求关系,寻找结构性机会。如果说2000年之前储蓄不如持有现金更增值,那么,2000年之后,同样还是不要储蓄,不过还是不要把现金压箱底了,但一定要把积蓄变成各种稀缺性或有成长性的资产,即把钱埋到资产上。


如今,该把钱埋到哪类资产上


当前的M2已经达到151万亿,前九个月贷款又增长了12%,货币规模的增长总是远超GDP,几乎看不到去杠杆的迹象。按我的估算,今后五年广义货币规模还将维持10%以上的增速,资产荒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持有货币的风险依然很大。那么,应该把钱埋到哪类资产上去呢?我觉得,可以从资产的配置、估值、稀缺性、成长性和投资者的投机(流动性)偏好五个维度来选择资产。


首先看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结构。房产的配置大约要占到居民家庭总资产的65%左右,显然过高了,储蓄大约为18%,也是太高了;银行理财加信托和保险产品超过10%,权益类相关资产仍然偏低,大约只有4%左右,外汇资产只有1.6%。因此,换汇是第一考虑的选择,一个全球货币第一大国,居民的资产配置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外币资产,美国、欧盟、日本等货币规模远不如中国,但当地居民配置的外币资产都占一定比例。此外,股票及证券基金的配置也应该进一步增加。


其次看各类资产的估值水平。总体看,无论是国内的房地产还是A股,估值水平都不便宜,这是我一贯的观点,也符合资产荒的逻辑——既然资产都短缺了,那么资产就不会便宜。不过,海外资产的价格就相对便宜,如H股就比A股便宜。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今年前三季度成为全球海外并购额第一的国家,且并购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不过,从长期看,由于利率水平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这对于债市和股市都是有利的。


此外,黄金的价格相对低估,因为国际、国内的金价基本一致,所以,它是资产荒中比较罕见的未被高估的资产,且可以抵御人民币贬值风险。故从估值角度看,黄金值得长期投资,但黄金的短期走势恐怕会受到美元加息和通胀低于预期这两个负面影响。


第三是怎样去理解稀缺性。稀缺至少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自然形成的原因,如翡翠就只有缅甸有,随着收藏量的不断增加,现在越来越稀缺了。又如,茅台酒只能在茅台镇生产,它作为国内第一品牌的白酒,自然也是稀缺的。10年前我写的一篇《买自己买不起东西》,最近罗辑思维又转载了该文,里面的核心观点就是“投资稀缺,享受溢价”,如2006年茅台的股价是所有A股中最贵的,但10年之后,当初股价最高的茅台又涨了八倍。这也说明,投资稀缺的理念从古至今都是对的。


导致稀缺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为造成的,即管制引发短缺。如我国对土地的管制,导致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不足,从而引发房价暴涨。股票的发行同样也是受管制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持市场稳定。在这一背景下,“壳”成为资源,小市值股票因稀缺而备受追捧,长期收益率也很高。


第四主要是指企业的成长性如何。如新兴产业的成长性很好,所以股价的涨幅也会超过周期股,创业板的走势长期强于主板。不过,A股市场的成长性股票也存在估值普遍偏高的问题 ,不妨去挖掘新三板中的成长股。目前新三板的家数已经超过9000家,但研究投入严重不足,故新三板市场是非常值得去开发的金矿。


第五是指投资者在不同时期对投资品的偏好会有所不同,主要看热钱往哪里流。如目前热钱都流向楼市,投机偏好也在楼市。但热钱流入楼市还能持续多久,还会集中在哪些城市,是决定楼市是否还值得投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上半年的热钱在股市,所以大家都说,“风刮起来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但问题是风一旦不刮了,猪就重重地摔在地上,迄今都起不来。


应该说,国人的投机偏好明显强于其他国家或民族,这也可以解释一些资产价格估值过高的原因。你会发现,凡是本土可以定价的资产,估值都会偏高;凡是本土定不了价的资产,国人的投机偏好会大幅降低。


未来如果通胀能起来,则周期股、大宗商品、黄金等会有良好表现,但对楼市和债市则不利。但目前看,通胀似乎还远,全球经济下行的势头仍在延续。但既然是长期投资,就不应该太注重当下的热钱流向,最好能够展望未来十年的经济特征与经济格局。如前所述,跟风者是很难赚到大钱的,只有做到与众不同,甘于承受不被认可的寂寞和煎熬,才有可能喜从天降,获得高回报。


不过,未来又预测不准,如我们在80年代的时候,盼望着到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家几乎都不曾预见到20年后会进入一个互联网信息时代。所以,你现在所埋下的单,也只是你想象中的未来。投资的成功与否,永远是一个概率事件,这也是投资的魅力所在。但只要相信绝大部分人的眼光都是短浅的,你则努力地把眼光放远,把握住机会的概率就会增加。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